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经验分享 >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举例(一)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举例(一)


  【摘要】距离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你是否有把握拿下考试,比如说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份完美的教案吗?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若是不可以的话,不妨抓紧时间学习一下别人的经验,也就是看看别人写的经典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初中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举例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文章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述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洁生动,用语不多,全文仅119字,但却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任务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突出了人物的风采,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经典之作。

  【学情分析】

  学生升入初中半年来,已经初步具有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第一课时学生已疏通文意,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积累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为本课时学习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字斟句酌精读文言文,把握人物特征。

  2.能够结合拓展阅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点评课本剧活动,提高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

  2. 将研读文本与拓展阅读结合,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古人爱才、善劝、善于学习等优秀品质。

  2.了解我国古代贤主与名将的品行与风范。

  【教学重点】

  1.研读语气、神情、称谓等方面的词语,把握孙权等人物的特征。

  2.结合《三国志》《资治通鉴》的拓展阅读,加深对孙权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拓展课外阅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课本剧表演。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用原文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军中多务。

  3.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1)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二、演读课文,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

  (一)学生在小组分角色朗读,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二)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选出四名优秀的朗读者(旁白、孙权、吕蒙、鲁肃),在全班表演。

  (三)学生以原文为依据,字斟句酌,点评同学的表演。

  (四)学生演读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个性化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用叹号,隐约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意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十分惊奇的神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写鲁肃和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1 2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初中语文《卖油翁》教案举例下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初中语文《台阶》教案举例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