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教育学基础知识(一)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教育学基础知识(一)


  【摘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不少,想要全部背熟的话,就要花不少的时间去记忆。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教育学基础知识这部分的考点,考生们速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 2 3 4 5 6 下页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一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