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吗?想的话就要想办法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因为这本书是参加幼儿教师招聘的必要条件。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为了顺利拿下考试,建议考生们来看看相关的重要考点——保教知识与能力科目相关,感兴趣的话,速来了解一下。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分享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是想象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大人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想象天马行空,如此丰富。例如,有些孩子会和妈妈说自己飞到了月亮上,有的孩子会说自己在幼儿园见到了贝多芬。家长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行为,很多家长因此会误解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坏的行为——说谎。其实正是因为孩子的想象具有一定的夸张性,才会有以上的行为存在。那么幼儿想象夸张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想象的夸张性,具体如下:
1.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1)夸大失误的某种部分或某种特征
幼儿的想象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某种特征或使用夸张性的语言。比如幼儿会把长颈鹿的脖子画的很长,就是夸大了长颈鹿的脖子这一部分。
(2)混淆假想和真实
幼儿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将自己的想象看作是真实的事,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
2.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其注意放在新颖、具体、形象、夸张有趣的事物上。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到事物的突出特点,即使不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也无所谓,对于其它特点则很少顾及到。
(2)情绪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具有一定的逻辑和现实成分,但是又常常表现为夸张形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情绪对儿童的想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常常把天使想象成魔鬼。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想象总是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的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的局限,这一点在各种造型活动中尤为突出。例如,孩子们在建构活动中想要建造城堡,却因想象的局限,建造出来的不是城堡,而是一堵墙面。
无意想象的发展特点
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想象特点包括: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接下来着重来介绍下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小班儿童事先无一定的想象目的,他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对有兴趣的内容愿反复进行想象。
如:.当幼儿看到娃娃时,就想象自己要当妈妈;看到积木就想搭建高楼等。
解读:幼儿想象目的明确就是不知道做什么,需要感知具体的事物才能知晓做什么。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幼儿也受本身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想象的主题。
如:宝宝在画画前说要画一个香蕉,但是当他画了一个月牙形时就说要画一个月亮等。
考题: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答案:A。
解读: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主题往往雷同,说明幼儿不知道做什么,所以互相模仿产生雷同。
易混点:目的不明确——活动前不知道内容。主题不稳定:之前知道做什么,只是再做的过程中易受外界刺激而引起主题改变。
3.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情绪具有动机功能。
如:幼儿化了一幅画“美丽的花园”,兴致勃勃的拿给老师看,但是老师忙于其他工作没有及时理会,这是幼儿就把花朵涂黑,当问幼儿时“怎么涂黑了呢?”幼儿会说小花伤心了,不让看了。
温馨提示:你符合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条件吗?若是符合赶紧去报考吧,不然错过了今年下半年的机会,想要报考就只能等明年了哟。若是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或者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