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考前提分练习题:中学教育心理学之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三)

考前提分练习题:中学教育心理学之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三)

  六、论述题

  1.(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及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教师应接纳学生提出的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源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应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该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

  ③鼓励独立性与创新精神。

  教师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例如,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和形态扩散等。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③自我设计训练。

  这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并要注意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④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温馨提示:符合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吗?若是符合赶紧去报考吧,不然错过了今年下半年的机会,想要报考就只能等明年了哟。若是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或者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页 1 2 3 
上一篇: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分享下一篇:考前提分练习题:中学教育心理学之学习策略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