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沟通的两个层面是指( )。
A.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
B.沟通内容和沟通方法
C.信息传递和交换
D.思维交流和语言交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沟通障碍。沟通有两个要素:思维与表达;沟通也有两个层面:思维的交流和语言的交流。参见教材P66。
22.关于施工成本控制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理行为控制程序是成本全过程控制的重点
B.指标控制程序是对成本进行过程控制的基础
C.管理行为控制程序是项目施工成本结果控制的主要内容
D.管理行为控制程序和指标控制程序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制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成本的过程控制中,有两类控制程序,一是管理行为控制程序,二是指标控制程序。管理行为控制程序是对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基础,指标控制程序则是成本进行过程控制的重点。两个程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选项C,成本的过程控制中,有两类控制程序,一是管理行为控制程序,二是指标控制程序。这里是项目施工成本过程控制的内容,不是结果控制。参见教材P96。
23.某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如B、D、I工作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按B→D→I顺序施工,则对网络计划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总工期不会延长,但施工机械会在现场闲置1周
B.B.总工期会延长1周,但施工机械在现场不会闲置
C.C.总工期不会延长,且施工机械在现场不会闲置
D.D.总工期会延长1周,且施工机械会在现场闲置1周
E.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BDI三个工作,按照顺序施工,那么B工作是第4周完成,D工作紧接着开始,致使D工作拖延1周,但是D工作有1周的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D工作第10周结束后,I工作紧接着开始,持续4周,到第14周正好完成,不影响总工期。参见教材P133。
24.下列施工成本分析依据中,属于既可对己发生的,又可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括动进行核算的是( )。
A.会计核算
B.统计核算
C.成本预测
D.业务核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参见教材P111。
25.根据国际设施管理协会的设施管理定义,下列管理事项中,属于物业运行管理的是()。
A.空间管理
B.用户管理
C.维修管理
D.财务管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物业运行管理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维修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参见教材P2。
26.关于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业主方的进度目标指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
B.业主方的投资目标指项目的施工成本目标
C.投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
D.业主方项目管理任务不包括设计阶段的信自管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选项A,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此选项正确;选项B,业主的投资目标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包括施工成本目标,但是不完全等于施工成本目标;选项C,安全控制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选项D,业主方的管理任务是包含信息管理的。参见教材P5。
27.下列施工质量控制依据中,属于专用性依据的是( )。
A.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C.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
D.材料验收的技术标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项目专用型依据指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合同、勘察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通知,以及相关会议记录和工程联系单等。参见教材P179。
28.关于成本加酬金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实行风险型CM模式时,适宜采用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
B.成本加固定费用的合同,承包商的酬金不可调整
C.成本加固定比例费用的合同,有利于缩短工期
D.当设计深度达到可以报总价的深度时,适宜采用成本加奖金合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形式。选项B,成本加固定费用的合同,有时也可在固定费用之外根据工程质量、工期和节约成本等因素,给承包商另加奖金,以鼓励承包商积极工作;选项C,成本加固定比例的合同,一般在工程初期很难描述工作范围和性质,或工期紧迫,无法按常规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时采用;选项D,即当设计深度达到可以报总价的深度,应当采用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参见教材P307。
29.下列组织工具中,可以用来对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的是( )。
30.A.项目结构图
31.B.组织结构图
32.C.工作任务分工表
33.D.管理职能分工表
34.答案:A
3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结构图。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参见教材P18。
30.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某3万㎡的建筑工程项目部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最少人数是( )名。
A.1
B.3
C.4
D.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万m2以下的工程1人;1万m2~5万m2的工程不少于2人;5万m2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参见教材P226。
31.某焊接作业自_乙而丁四名工人操作,为评定各工人的焊接质量,共抽检100个焊点,抽检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各工人焊接质量自好至差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乙→甲→丙
D.乙→甲→丁→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层法的基本原理。这里要计算出个体不合格率,甲=2/10=20%,乙=4/40=10%,丙=10/20=50%,丁=8/30=26.7%。所以各工人焊接质量由好至差的排序是乙→甲→丁→丙。参见教材P206。
32.下列工程担保中,应由发包人出具的是()。
A.履约担保
B.预付款担保
C.支付担保
D.保修担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担保的内容。支付担保是中标人要求招标人提供的保证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工程款支付义务的担保。这里是招标人提供的,也就是发包人需要出具的担保。参见教材P317。
33.根据事故造成损失的程度,下列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重大事故的是( )。
34.A.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5.B.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6.C.造成1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7.D.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质量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参见教材P200。
34.根据《建筑法》及相关规定,施工企业应交纳的强制性保险是( )。
A.人身意外伤害险
B.工程一切险
C.工伤保险
D.第三者责任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属于法定的强制性保险。参见教材P234。
35.根据《安全生产许可条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
A.有效期为2年
B.有效期届满时经同意可以不再审查
C.要求企业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D.应在届满后3个月内办理延期手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选项A,正确的说法应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选项B是正确的,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选项C,并没有要求企业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选项D,正确的说法应为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参见教材P227。
36.关于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项急预案演练
B.每半年至少组织两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C.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进行修订
D.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即使没有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也应及时进行修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应急预案的实施。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故选项AB是错误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1)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故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D是错误的。参见教材P253。
37.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必须经( )批准。
A.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B.总监理工程师
C.专业监理工程师
D.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应在工程施工开始前编制完成,并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参见教材P77。
38.关于管理职能分工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长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自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
B.管理职能分工表无法暴露仅用自位责任描述书时所掩盖的矛盾
C.可辅以管理职能分工描述书来明确每个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
D.可以用管理职能分工表来区分业主方和代表业主利益的项目管理方和工程建设监理方等的管理职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理职能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选项A是正确的,管理职能分工表是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工业发达国家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管理职能分工表,以使管理职能的分工更清晰、更严谨,并会暴露仅用岗位责任描述书时所掩盖的矛盾。如使用管理职能分工表还不足以明确每个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则可辅以使用管理职能分工描述书。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C是正确的。为了区分业主方和代表业主利益的项目管理方和工程建设监理方等的管理职能,也可以用管理职能分工表表示。选项D是正确的。参见教材P31、33。
39.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相比,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具有的优势是( )。
40.A.业主方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小
41.B.工程款项支付便捷
42.C.缩短建设周期
43.D.简化管理流程
44.答案:C
4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在进度控制方面,施工总承包模式开工日期不可能太早,建设周期会较长。这是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缺点,限制了其在建设周期紧迫的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应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不需要等待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招标也可以提前,这样就有利于提前开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故选择选项C。参见教材P44。
40.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涉及的时间范围是( )。
A.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至项目保证金返还为止
B.从施工图预算开始至项目动用为止
C.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至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
D.从施工准备开始至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项目保证金返还为止,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参见教材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