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备考2019一级建造师的考生们,备考时间一天天减少,为了考试不失败。闽州教育网小编建议各位一建备考生们,能够多花点时间记忆考点,比如说一起来记忆一建《工程经济》之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考点。
考试重点:2019年一建《工程经济》之营业税金及附加
一、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或工程量)的关系可以将技术方案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技术方案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影响的成本,即不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其他费用等。
(二)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随技术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和计件工资等。
(三)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随技术方案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与生产批量有关的某些消耗性材料费用、工模具费及运输费等,这部分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一般是呈阶梯形曲线。由于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通常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在技术方案经济效果分析中,为便于计算和分析,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情况将产品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进一步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固定成本;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可能部分与产品产量相关,其利息可视为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为简化计算,一般也将其作为固定成本。
综上所述,技术方案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它与产品产量的关系也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线性关系,即:
C=CF+CuQ(1Z101032-1)
式中C-一总成本;
CF――固定成本;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Q――产量(或工程量)。
二、销售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
(一)销售收入
技术方案的销售收入与产品销量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1)该技术方案的生产销售活动不会明显地影响市场供求状况,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产品价格不会随该技术方案的销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看做一个常数,销售收入与销量呈线性关系。
(2)该技术方案的生产销售活动将明显地影响市场供求状况,随着该技术方案产品销量的增加,产品价格有所下降,这时销售收入与销量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
为简化计算,本目仅考虑销售收入与销量呈线性关系这种情况。
(二)营业税金及附加
由于单位产品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是随产品的销售单价变化而变化的,为便于分析,将销售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合并考虑。
经简化后,技术方案的销售收入是销量的线性函数,即:
S=P×Q-Tu×Q(IZI01032-2)
式中S――销售收入;
P――单位产品售价;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U不包括增值税);
Q――销量。
三、量本利模型
企业的经营活动,通常以生产数量为起点,而以利润为目标。在一定期间把成本总额分解简化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后,再同时考虑收入和利润,使成本、产销量和利润的关系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为:
B=S-C(1Z101032-3)
式中B――利润;
S――销售收入。
为简化数学模型,对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做了如下假设:
(1)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下同)当年销售出去;
(2)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总生产成本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3)产销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销售收入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4)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的变化应保持一致。
根据上述假设,将式(1Z101032-1)、式(1Z101032-2)代人式(1Z101032-3),
可得:
B=p×Q-Cu×Q-CF-Tu×Q(1Z101032-4)
式中Q――产销量(即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式(1Z101032-4)明确表达了量本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它含有相互联系的6个变量,给定其中5个,便可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精彩文章分享:2019年8月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8月1日练习题
1.【单选】现对某技术方案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选择净现值作为分析对象,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个不确定因素按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A.甲一乙一丙
B.乙一甲一丙
C.甲一丙一乙
D.乙一丙一甲
2.【单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设甲、乙、丙、丁四个不确性因素分别发生5%、10%、10%、15%的变化,使评价指标相应地分别产生10%、15%、25%、25%的变化,则相比而言,最不敏感的因素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单选】在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敏感系数越小,则该因素的敏感性越强
B.敏感系数大于0,则该因素与评价指标反方向变化
C.临界点越大,则该因素的敏感性越大
D.临界点是不确定性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利用临界点判别敏感因素的方法是一种绝对测定法,技术方案能否接受的判据是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能否达到临界值。在一定指标判断标准(如基准收益率)下,对若干不确定性因素中,临界点越低,说明该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指标影响越大,技术方案对该因素就越敏感。临界点越小越敏感。
2.【答案】B
【解析】敏感度系数表示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敏感度系数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越敏感;反之,则越不敏感.S甲=10%/5%=2;S乙=15%/10%=1.5;S丙=25%/10%=2.5;S丁=25%/15%=1.67,乙最小,表明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最不敏感。
3.【答案】D
【解析】敏感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敏感度系数大于零表示该因素与评价指标同方向变化,敏感度系数小于零表示该因素与评价指标反方向变化.临界点是不确定性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
温馨提示:一级建造师通过率很低,各位2019一建备考生们,务必抓紧时间备考,才能更有把握拿下一建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一级建造师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