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师职称评定能百分百通过吗?这当然是没有的!所以说,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各位想要申报工程师职称的建筑人员,可要认真了解一下。避免因为自己没搞清楚情况而导致职称申报失败。
工程师职称评定能百分百通过吗?这当然是没有的!
由于代评机构的人员没有经验,评审中的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位,最后搞得人才评审没有通过,甚至是一拖再拖。一些代评机构完全忽视代评中的政策和门槛限制,一味追求走后门,导致这个市场越来越散漫。
而且价格方面很多同行都爱打价格战,一边骂人家一边自己这么干,殊不知任何东西都是有成本的,一旦低于这个成本价,只能是质量缩水,没有其他办法,或者是给人才挖坑,你可以便宜评审,但是合同中要求下证以后第一年必须免费给人家挂靠,费用不给人才,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买的没有卖的精,加上近几年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越来越严,尤其是河北职称评定,是全国出了名的严格,加上每年都有一定的不通过率,所以评审时候您就要小心了,毕竟职改办不是某个机构开的,任何人不能给您保证百分百通过,其中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是:
初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
学历:大专学历要求职称评定工作年限3年,本科职称评定工作年限1年,学用一致。
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
学历:大专学历要求职称评定工作年限7年,本科职称评定工作年限5年,学用一致。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
从事建筑设计、科研或室内外装饰装修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二级以上工程一项,或三级工程二项,或三级工程一项及四级工程三项,且具有一定的配合施工的经验;
2、作为主要完成人推广应用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二项以上。
业绩成果条件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优秀设计(优秀勘察、优秀工程)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三)担任研究开发的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一项以上,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四)负责推广应用新技术两项以上,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本地区(市)、本系统(省)有较大影响,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五)解决设计、施工、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两项以上,效果显著,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六)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有重要创新(包括建筑造型和建筑布局),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学历:大专要求职称评定工作年限13年,本科职称评定工作年限11年,学用一致。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
从事建筑设计、科研或室内外装饰装修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或重点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过省(部)级科研课题二项,或省(部)级科研课题一项及市(厅)级科研项目二项以上;
2、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较高水平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三项以上;
3、作为专业负责人承担过五项二级以上工程。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
业绩成果条件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二)、省(部)级优秀设计(优秀勘察、设计、标准、软件、优秀工程)一、二等奖一项或三等奖二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优秀设计(优秀勘察、优秀工程)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二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三)、担任研究开发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二项以上,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经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四)、成功地推广应用有较高水平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三项以上,取得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并经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认可;
(五)、解决设计、施工、安装中长期未解决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三项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经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六)、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包括建筑造型和建筑布局),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经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审定并被采用;
(七)、完成重大工程项目二项或中型项目三项以上,质量达到省优水平的主要技术贡献者;
(八)、作为主要起草人参加制订国家、省、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经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批准通过。
温馨提示:工程师职称的用途可多了,所以说有意向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应该考虑申报一下。注意,2019年工程师职称申报已经开始了,想要报名的话,要抓紧时间。当然,如果你想要进行工程师职称评定,却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