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好多,想要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话,自然要通过语文科目的考试。其中语句排序题是语文考试的题型之一,想要满分拿下这道题,闽州教育网小编建议考生们来看看下面介绍的答题技巧吧。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小技巧助你拿下语文语句排序题
1.通读文字材料,细品语境。
大多题目都有语境,品味语境对确定解题思路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语境一般能提及或指示话题,还能确定语段的表述对象,并暗示着下文语意的表达方向。
2.认识语段的表达方式,明确表达顺序。
题目所给的语段和备选的句子都是认识的对象,并由此判断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不同的表达顺序。
记叙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时间顺序,这能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过程中明白事物或情节变化的脉络。时间顺序一般由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暗含时间概念的词语表示,如果记叙事件的还要注意情节的先后,行踪的变化、动作行为的承接等。
议论的表达方式一般使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又特点到用途等等。逻辑顺序常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这就要求对语段的表意和层次进行细致分析;通常情况下,有相应的关联词为标志。
说明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在说明事物的形状、位置、大小、结构等时,使用由上到下、又下到上、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这样能够让读者有条理地了解对象的信息;在说明事物的功能、特点、关系、用途、程序等时,使用事理顺序,并要注意读者心理接受、感应的顺序。
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及事理顺序。采用空间顺序时,首先应选好立足点和观察点,使景物依次呈现;其次要注意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是远观还是近看?是由点到面还是由面到点?细究此类问题,就能把握写景语段的脉络。
3.句式结构要保持一致。
句式一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句型的选择要一致,二是相关语句中相对应的词语或短语的形式要保持一致,三是采用的修辞格要保持一致,这反映到句子的形式上,主要涉及排比、对偶这两种。
第一类,代词。
代词在句中起复指作用。当某句中出现代词时,要根据语意找准它所指代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所在的句子与代词所在的句子一般是紧密相承的。
第二类,连词,特别是关联词。
这些词语在句中明确表示了其间的逻辑关系,对判断句子衔接是否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关联词来说,可以根据习惯搭配,直接判断句子的衔接。
第三类,具有关联性或指示性的词语。
这些词语是在意思上有关联,有照应的。例如:时间上的照应、地点上的照应、方位上的照应、人物的关联、景物的关联等等。
第四类,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起着辅助表达的作用。在审题时,很有必要注意语段和备选句子里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七种点号的使用,能为我们提示语意的表达层次,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常用的标号,能为我们提示词语的性质、成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破折号。
应对语句排序试题的注意事项
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温馨提示:你符合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吗?若是符合的话,请提前做好报名的准备哟。若是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或者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