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备考时间已经不多了,也就只剩下43天了,为了能够顺利拿下考试,闽州教育网小编建议考生们,速速来记忆世界近现代史之世界格局的变化这部分的考点,同时还分享了一些练习题,大家可以来认真练习一下。
2019上教资考试备考考点:世界近现代史之世界格局的变化
时间:16-18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①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
②东方从属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开始形成。
时间: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70年代
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①东方从属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受到美国冲击。
③德国的崛起使欧洲关系紧张。
时间:19世纪晚期-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后起的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局进一步受到冲击。
③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建立: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定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
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局限:凡─华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
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1991年
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
建立: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时间:1991年-今
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
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精彩文章分享: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练习题分享(五)
1.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
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比,其优点是( ).
A.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B.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C.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
D.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4.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迁移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5.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等都属于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 )。
A.气质特征
B.能力特征
C.人格特征
D.认知特征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遗忘现象的产生就它的机制来说,是记忆痕迹的消退或抑制。一般认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当中的遗忘.主要是由于记忆痕迹的逐步消退;长时记忆当巾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先后材料的干扰,是由于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规律而产生抑制的结果。这种于扰抑制作用又分为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十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题干中中间遗忘多是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2.答案:A【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淡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等。事实说服可以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
3.答案:C【解析】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分科课程的优点是有利于深化学生列某一领域的理解,培养学生某一领域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其缺点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素养,同时造成学习任务繁重。A、B、D三项均是综合课程的优点。
4.答案:A【解析】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迁移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化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层次.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直角、钝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化水平。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化水平的经验之问的相互影响。从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上来看,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高,形成了认知结构中的上位概念;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低,形成了认知结构中的下位概念。
5.答案:C【解析】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因此该题反映的是人格特征。
温馨提示:2019已经到了,大家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机会,想要顺利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话,请认真备考,比如说可以考虑报个班学习。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