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二)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成为教师的好处很多,想要通过考试拿下教师资格证的话,请一定要认真备考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1 2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之教育学基础知识下一篇:考生必知: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