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之《小学综合素质》物理学常识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之《小学综合素质》物理学常识


  【摘要】《综合素质》是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正在努力备考的考生们,你背熟了多少呢?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小学综合素质》物理学常识这部分的考点,对于想要多几分把握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来说,请速速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之《小学综合素质》物理学常识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牛顿提出的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的是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个定律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指的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

  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建立的描述电场与磁场的四个方程。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电场和磁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之一。

  【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沦(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E=mc2,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分子运动论】

  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阐述热现象规律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实际上,构成物质的单元是多种的,或是原子(金属),或是离子(盐类),或是分子(有机物)。在热力学中,由于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分子。

  【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向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shāng(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精彩文章分享: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难点之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主要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和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的现象除了常见的视觉适应,还有嗅觉、听觉、味觉、皮肤觉、温度觉等等,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吃麻辣烫时觉得辣,逐渐觉得不怎么辣等。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其中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

  在该定义中关键词就是“持续作用”,即在题干中涉及“开始(刚刚)……,不久(逐渐)……”这样的说法时,属于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月明星稀,黑人牙白等。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如:冬天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感觉室外特别冷。

  感觉对比是“多对一”的情况,即不管是同时还是继时,都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刺激。在四种感受性变化规律中,只有感觉对比是有多个刺激物的,其他都只有一个。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关键在于“停止后保留”,也就是说刺激没有了,感觉还在。如: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去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如:盲人的触觉很灵敏。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这是一种“一对多”的情况,即一种刺激多种感觉,如:红色令人感觉温暖,“红色”一种刺激引起视觉与温度觉两种感觉;甜甜的情话,“情话”一种刺激引起味觉和听觉两种感觉。

  温馨提示:牢记各大科目的知识点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之一,想要顺利拿下教师资格证的话,上面介绍的知识点,请认真记忆。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一篇:教师资格考试考点之《小学综合素质》化学常识下一篇:教师资格考试考点之《小学综合素质》天文、地理学常识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