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点解读: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三)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点解读: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三)

  阅读理解能力

  一、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所谓“关键词语”,应该是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或体现作者观点的,或反映深层含义的,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字词。

  词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出现的,总要与其他词语组合才能表达某种意思。词语的意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临时义等,无论这个词在句中的意义是原本固有,还是临时产生,只要语言环境确定,词义就会确定。所谓“语境”,包括文章用语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场合、题旨、上下文等。一个词用得好不好,如何使用、借鉴或领会词的含义,必须放到语境中考查。

  (一)理解词的语境义的内容

  1.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2.理解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的意义。

  3.理解多义词。

  4.理解代词指代义。

  (二)理解词的语境义的规律

  1.理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义。

  2.依上文,揣摩词语的指代义。

  3.据前后,揣摩词语的特殊义。

  4.辨音形,从推断本义及寻找与之有关的线索信息中揣摩词义。

  (三)根据文意理解词语感情的褒贬变换

  很多词语附加有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色彩。一般说表达赞许喜爱用褒义词,表达斥责厌恶用贬义词。但在特定语境中情况不同:

  1.为了收到幽默或讽刺效果,可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形成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

  2.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表达不同的褒贬色彩。

  二、句子的理解和把握

  (一)理解句子含义的内容

  1.“基本含义”即表层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或通过找主干、变换句式等方法去把握。

  2.“特定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临时产生的特殊意思。通常存在于文章的中心句、收束句、总摄句、警策句以及其他具有概括性内容的句子中。

  3.“深层含义”主要是文章中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

  (二)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规律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2.结合中心思想理解句子含义。文章中语言的表达是为中心服务的,反过来把握了中心后,再解读句子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1)紧扣前后语境理解句子含义。

  (2)借助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句子含义。

  (4)透过字面多角度揣摩句子含义。

  (三)长句理解的特殊方法

  可采用语法分析法,主要是提取主干压缩长句,以便迅速掌握句意,领会要旨。

  1.长的单句。可用压缩和转换的方法,使句子结构变得简明,句意也就清楚可见了。压缩就是抓主干,即抓主谓宾的中心语;转换,就是将结构比较复杂的单句变成结构简单句。

  2.多重复句。通常包括二、三层甚至更多的层,有多个分句。可把握住关联词语和各分句的主要谓语,弄清分句间的关系,理解整体意思。也可抓住体现表达重点的那个分句,这样整个多重复句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3.采用修辞方法的长。先弄清用了何种修辞,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分析句子表达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上页 1 2 3 4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幼儿教育学考点命题相关内容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方向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