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教育知识》科目的知识点,考生们都看了多少呢?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这是通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必须要考的科目,因此,考生们需要想法子认真备考,记忆考点哟。下面将和大家分享部分《中学教育知识》相关的考点,感兴趣的话,速来瞧一瞧哟。
多记忆《中学教育知识》考点助你拿下教师资格证
德育及其主要内容
一、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理想和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制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如果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名师帮你划重点!如果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半是没找对学习方法。
二、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1)生命教育
(2)生活教育
(3)生存教育
(4)安全教育
(5)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中学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识
四、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温馨提示: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又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话,不妨参加教师招考培训报名吧。因为通过老师指导之后,大家更容易掌握考点,更有利于通关考试哟。若是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或者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