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但是也是比较难考的,若是不认真备考的话,拿下的概率可是很低的。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成语典故之画龙点睛的内容,快认真记忆,记住了届时写作文也许用得上。
2019教资笔试文化素养积累:成语典故之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传说梁代张僧繇(yóu)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见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
精彩文章分享:2019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之写作的构成要素
一、主题
1.主题的含义
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或基本观点就是主题。
2.主题的作用
主题的作用十分重要,主题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核心、灵魂、主帅。主题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2)主题支配文章的结构;(3)主题制约表达手法的运用;(4)主题影响遣词造句:(5)主题决定审美价值。
3.主题的要求
(1)集中。集中是说一篇文章不论长短,只能有一个主题,只表达一个中心或只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而不能搞“多中心”。
(2)正确。主题正确,是指文章、作品在反映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时没有偏颇和错讹,符合客观事物的面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3)深刻。主题深刻是决定文章、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深刻,就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挖掘出感人至深的思想意义。
(4)创新。创新是指主题新颖,不步后尘,不落窠臼。
二、材料
1.材料的含义
材料是指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搜集、积累以及写在文章中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其内容包括人、事、景、物、情、理、数据等方面。
2.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2)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3)材料传递和扩充文章的信息;(4)材料影响和制约结构的安排。
3.材料的要求
(1)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2)要选择典型生动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的材料;(4)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三、结构
1.结构的含义
结构,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我们通常把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统称为文章的结构。
2.结构的要素
(1)标题
标题就是文章的名称。作者常常用它来暗示文章的体裁或主题。好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愿望。
(2)开头和结尾
开头:文章的开头,古人叫“起笔”。文章能否一下子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关键在开头。
结尾:一篇文章的终结部分,古人称之为“收笔”。结尾的好坏,同开头一样,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
(3)段落和层次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也叫“自然段”。层次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一篇文章的层次划分是否清晰、完整、合乎逻辑,直接关系到主题的表达,并影响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内容前后相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过渡是指使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等相衔接的形式或手段。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它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显得非常紧凑,层次也更加分明。
3.结构的要求
(1)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2)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不拘成法,富于变化;(4)结构严谨、完整、匀称。
四、语言
1.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结构单位,以语法为中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的作用
(1)语言是构造文章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2)语言是使文章优美动人、便于读者接受的重要。
3.语言的要求
(1)准确。准确就是使用贴切的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恰如其分地揭示客观事理,确切地反映生活,恰当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精练。精练是指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而义丰,没有多余的词句。
(3)生动。生动就是语言活泼、形象、优美、感染力强,能把客观事物以及所描写的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4)谐畅。谐畅就是和谐、流畅。好的文章不但内容要好,而且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