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常出选择题的7个人,2019教资笔试备考生快来记忆!

常出选择题的7个人,2019教资笔试备考生快来记忆!


  【摘要】正在备考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小伙伴们,记忆考点是你拿下笔试的基础方法。所以说,赶紧跟着闽州教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常常出现在选择题的考点,想不要高分拿下选择的题的话,务必来记忆。

  常出选择题的7个人,2019教资笔试备考生快来记忆!

  一、孔子

  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丘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被他的弟子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论语》是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有关教育的文献。相关考点如下:

  (一)孔子与《论语》

  我们应知道,《论语》不是孔子所著,而是由其弟子所写。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题目中会在这里设置考点。另外,关于孔子本人,也要知道他的相关事迹。

  (二)孔子的思想

  (1)基本出处考查

  孔子的相关思想在论语中有所反映。在相关考题中主要以判断某些观点是否出自论语或是否是孔子的观点的方式考查。

  (2)孔子思想的考查

  ①孔丘提倡“有教无类”

  作为办学方针,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包括了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确定了教育培养统治人才的目的,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②孔丘主张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六艺”之名,但对所授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分科课程的雏形。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十几年,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的,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但有所领会,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④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人。但是“因材施教”一次最早是由朱熹提出的。应注意区分。

  ⑤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体现了学习要学思结合的。

  ⑥社会本位论

  孔子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⑦关于教学过程

  孔子提出“学-思-行”的教学过程,有的时候也可以总结为“学-思-习-行”。

  二、洛克

  洛克,英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学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的很多方面都影响着教育学发展。相关考点如下:

  (一)白板说

  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正是因为白板说的观点强调环境或者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洛克又被划分在环境决定论(外铄论)的阵营里。

  (二)教育漫话和绅士教育

  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也是考试中喜欢考的考点。另外洛克主张绅士教育。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对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一是德行重于学问,二是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洛克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有巨大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因此他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三、泰勒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相关考点如下:

  (一)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二)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这也衍生出了按照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评价的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最早把课程评价引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过程的环节之一。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四、卢梭

  让·雅克·卢梭 (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相关考点如下:

  (一)代表作《爱弥儿》

  卢梭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

  (二)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培养目标: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卢梭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五、马卡连柯

  苏联教育家,作家。1905年从小学师资训练班毕业后开始教育生涯。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丰富了他的教育学理论。相关考点如下:

  (一)论集体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十分注重集体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有: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特别是平行教育原则,要求教师要把通过集体影响个人与通过个人影响集体结合起来,反映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平行管理的管理模式。

  (二)相关名言考查

  例如: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六、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相关考点如下:

  (一)产婆术

  苏格拉底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又称之为“谈话法”或“问答法”。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二)启发式教学

  正是因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成为西方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三)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结论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

  七、布拉姆

  本杰明·布卢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相关考点如下:

  (一)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二)掌握学习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精彩文章分享:助你高分拿下教师资格证笔试作文的高分素材之逆境类

  1、在苦难中升华自己的生命价值 史铁生

  命运许多时候是不公平的,史铁生因故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他摇着轮椅,徘徊在荒芜的地坛。他想到过 去,想到现实,想到母亲,想到生命,想到欲望,挣扎、求存和奋斗战胜了绝望、懦弱和苟且。最终,他用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对“什么是生命”“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等问题做出了哲学的思考和回答,用残缺的人生写出了最智慧的文字,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他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2、身处逆境,豁达洒脱 苏轼

  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了失意和悲伤,参悟了水与月的辩证法,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了生命的真谛。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清风”“明月”......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委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脫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

  3、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4、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一篇:备考2019教资笔试:用上了作文很加分的素材之教育类下一篇:想要2019教资笔试材料分析题不跑分,必须背下这个考点!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