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备考2019一级建造师考试要怎么做呢?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那自然是记忆考点咯。下面将和大家分享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不同图法的应用,这部分考点可是很重要的,想要报考2019一建考试的话,请必须将它们背熟。
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不同图法的应用
排列图法的应用
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关于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ABC分类管理法)
【例题】某工地现浇混凝土构件尺寸质量检查结果是:在全部检查的8个项目中不合格点(超偏差限值)有150个,为改进并保证质量,应对这些不合格点进行分析,以便找出混凝土构件尺寸质量的薄弱环节。
(1)收集整理数据
首先收集混凝土构件尺寸各项目不合格点的数据资料,各项目不合格点出现的次数即频数。
直方图法的应用
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
施工工地浇筑C30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分析。共50个试块,测得的抗压强度各不相同,证明质量特性值是波动的,但数据分布有一定规律,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变化呈集中趋势。
一、直方图法的应用
(1)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2)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二、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1.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
标准偏差
2.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
■正常的直方图:中间高、两侧低,左右接近对称
■非正常的有五种类型
◆折齿型
◆左(右)缓坡型
◆孤岛型
◆双峰型
◆峭壁型
3.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
●T-质量标准要求界限
●B-表示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
●X与M重合
●实际数据分布与质量标准比较
●两边还有一定余地
●生产过程的质量是理想的、处于正常状态
●产品认为全部合格
数据分布偏下限,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
数据的分布宽度边界达到质量标准的上下界限,其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易出现不合格,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质量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质量标准上下界限有较大的距离,说明其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数据分布均已超出质量标准的上下界限,这些数据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温馨提示:2019已经到了,再不开始备考一级建造师就来不及了。请想要报考2019一级建造师的小伙伴,赶紧抓紧时间备考吧。若想要了解更多一级建造师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