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一级建造师考试,你想要考吗?想的话,请做好备考准备。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一建《水利实务》堤防与河湖整治工程的考点,这部分考点挺重要的,作为一件备考生,必须花时间来认真了解一下哟。
【节选考点】一建《水利实务》之堤防与河湖整治工程
1F417011 堤身填筑的施工方法
一、堤基清理的要求
1.筑堤工作开始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堤基进行清理。
2.堤基清理范围包括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堤基清理边线应比设计基面边线宽出30~50cm。老堤加高培厚,其清理范围包括堤顶和堤坡。
3.堤基清理时,应将堤基范围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不合格土及杂草、树根等清除干净。
4.堤基内的井窖、树坑、坑塘等应按堤身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处理。
5.堤基清理后,应在第一层铺填前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土体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堤基冻结后有明显冰夹层、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上施工。
二、填筑作业面的要求
1.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2.分段作业面长度,机械施工时段长不应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
3.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上、下层的分段接缝应错开。
4.在软土堤基上筑堤时,如堤身两侧设有压载平台,两者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层填筑,严禁先筑堤身后压载。
5.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结合坡度为1:3~1:5。
6.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采用铲除或洒水润湿。
7.光面碾压的黏性土填料层,在新层铺料前,应作刨毛处理。复工前进行复压处理。
8.出现“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新土。
9.施工过程中应保证观测设备的埋设安装和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观测设备和测量标志完好。
10.在软土地基上筑堤,或用较高含水量土料填筑堤身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必要时应在地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指导安全施工。
11.对占压堤身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处理,应将已板结老土刨松,与新铺土料统一按填筑要求分层压实。
12.堤身全段面填筑完成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处进行铺填平整。
三、铺料作业的要求
1.应按设计要求将土料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黏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
2.铺料要求均匀、平整。每层的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3.土料或砾质土可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砂砾料宜用后退法卸料;砂砾料或砾质土卸料时如发生颗粒分离现象,应将其拌合均匀。
4.堤边线超填余量,机械施工宜为30cm,人工施工宜为10cm。
5.土料铺填与压实工序应连续进行,以免土料含水量变化过大影响填筑质量。
四、压实作业要求
1.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确定机具、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含水量、土块限制直径,以保证碾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分段碾压,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过压。
3.碾压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
4.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
5.拖拉机带碾磙或振动碾压实作业,宜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压宽度应大于10cm;铲运机兼作压实机械时,宜采用轮迹排压法,轮迹应搭压轮宽的1/3。
6.机械碾压应控制行走速度:平碾≤2km/h,振动碾≤2km/h,铲运机为2档。
7.碾压时必须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土料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3%范围内。
8.砂砾料压实时,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20%~40%;中细砂压实的洒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压实施工宜用履带式拖拉机带平碾、振动碾或气胎碾。
1F417012 护岸护坡的施工方法
堤防护岸工程通常包括水上护坡和水下护脚两部分。水上与水下之分均指枯水施工期而言。护岸工程的施工原则是先护脚后护坡。
堤岸防护工程一般可分为坡式护岸(平顺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等几种。
一、坡式护岸
岸坡及坡脚一定范围内覆盖抗冲材料,抵抗河道水流的冲刷。这种护岸形式对河床边界条件改变和对近岸水流条件的影响均较小,是较常采用的形式。
1.护脚工程施工技术
下层护脚为护岸工程的根基,其稳固与否,决定着护岸工程的成败,实践中所强调的“护脚为先”就是对其重要性的经验总结。护脚工程及其建筑材料要求能抵御水流的冲刷及推移质的磨损;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并能适应河床的变形;较好的水下防腐朽性能;便于水下施工并易于补充修复。经常采用的形式有抛石护脚、抛枕护脚、抛石笼护脚、沉排护脚等。
2.护坡工程施工技术
护坡工程除受水流冲刷作用外,还要承受波浪的冲击及地下水外渗的侵蚀。因处于河道水位变动区,时干时湿,其建筑材料应坚硬、密实、能长期耐风化。
目前,常见的护坡工程结构形式有砌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板护坡和模袋混凝土护坡、植草皮、植防浪林护坡等。
砌石护坡应按设计要求削坡,并铺好垫层或反滤层。砌石护坡包括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和灌砌石护坡。
1)干砌石护坡
坡面较缓(1.0:2.5~1.0:3.0)、受水流冲刷较轻的坡面,可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干砌石护坡应由低向高逐步铺砌,要嵌紧、整平,铺砌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
坡面有涌水现象时,应在护坡层下铺设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粗砂或砂砾作为反滤层。封顶用平整块石砌护。
干砌石护坡的坡度,根据土体的结构性质而定,土质坚实的砌石坡度可陡些,反之则应缓些。一般坡度1.0:2.5~1.0:3.0,个别可为1.0:2.0。
2)浆砌石护坡
坡度在1:1~1:2之间,或坡面位于沟岸、河岸,下部可能遭受水流冲刷冲击力强的防护地段,宜采用浆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由面层和起反滤层作用的垫层组成。面层铺砌厚度为25~35cm,垫层又分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厚5~15cm,双层厚20~25cm。
原坡面如为砂、砾、卵石,可不设垫层。对长度较大的浆砌石护坡,应沿纵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宽约2cm的伸缩缝,并用沥青杉板条或聚苯乙烯挤塑板填塞。
浆砌石护坡,应做好排水孔的施工。
3)灌砌石护坡
灌砌石护坡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并做好削坡和灌入振捣工作。
二、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是指修建丁坝、顺坝,将水流挑离堤岸,以防止水流、波浪或潮汐对堤岸边地的冲刷,这种形式多用于游荡性河流的护岸。
坝式防护分为丁坝、顺坝、丁顺坝、潜坝四种形式,坝体结构基本相同。
丁坝是一种间断性的有重点的护岸形式,具有调整水流的作用。在河床宽阔、水浅流缓的河段,常采用这种护岸形式。
丁坝坝头底脚常有垂直漩涡发生,以致冲刷为深塘,故坝前应予保护或将坝头构筑坚固,丁坝坝根须埋入堤岸内。
三、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是指顺堤岸修筑竖直陡坡式挡墙,这种形式多用于城区河流或海岸防护。
温馨提示:2019已经到了,再不开始备考一级建造师就来不及了。请想要报考2019一级建造师的小伙伴,赶紧抓紧时间备考吧。若想要了解更多一级建造师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