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想要拿下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的考生们,就要尽早记忆各大考试科目的知识点。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有许多知识点经常用来出案例题,这可是占分较多的一题,所以考生们要多花些心思来记忆下面这些知识点哟。
这19个知识点常用来出案例题二建考生请认真记忆
1.起重工程设计计算依据
Qj=k1k2Q
式中Qj——计算载荷;
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一般取动载系数k1=1.1。
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5
2.流动式起重机的地基要求
(1)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根据其他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2)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特大型履带吊车应铺设转配路基板。
3.多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多台起重机所受合力不应超过各起重机单独操作的额定载荷。
(2)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荷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3)由专人一人统一指挥,一人发出作业指令。
(4)多台起重机械的起升过程中,应使作用在机械上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保持到最小。
4.起重吊装方案管理
吊装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1)施工单位应编制吊装工程的专项方案,技术部门组织本施工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专项方案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吊装工程专项方案,还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专项方案论证
(1)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2)应提交论证报告的工程包括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5. 焊前焊接环境检查
对焊接场所可能遭遇的环境温度、湿度、风、雨等不利条件,检查是否采取可靠防护措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如没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时,应立即停止焊接工作。
(1)采用电弧焊焊接时,风速等于或大于8m/s;
(2)气体保护焊接时,风速等于或大于2m/s;
(3)相对湿度大于90%;
(4)下雨或下雪;
(5)不得将管子悬空或处于外力作用下焊接。
焊后检验的内容
焊后检验主要有:外观检验、致密性试验、强度试验、无损检测。
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焊接外观检验要求,对接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的检查,必须将焊缝检验尺与焊道一侧母材靠紧。
6.设备开箱检查
机械设备开箱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共同参加,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和记录:
(1)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设备名称、规格和型号,重要零部件还需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3)随机技术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和装箱清单等)及专用工具;
(4)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
(5)其他需要记录的事项。
7.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内容
设备基础主要是强度和沉降。
垫铁埋设主要是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
设备灌浆主要是强度和密实度。
地脚螺栓主要是紧固力和垂直度。
测量误差主要是仪器精度、基准精度。
设备制造与装配主要是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环境因素主要是基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场所。
操作误差主要是技能水平和责任心。
8.解体设备的装配精度将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
1)解体设备的装配精度包括: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配合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
2)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现场组装大型设备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包括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等。如大型滚齿机安装时若传动链末端的涡轮副因安装精度超差,产生运行误差,将会影响加工齿轮的加工精度。
3)配合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配合精度是指配合表面之问达到规定的配合间隙或过盈的接近程度,它直接影响配合的性质。接触质量是指配合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它主要影响相配零件之间接触变形的大小,从而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和寿命,如齿轮啮合。
9.交接试验注意事项
(1)在高压试验设备和高电压引出线周围,均应装设遮拦并悬挂警示牌。
(2)进行高电压试验时,操作人员与高电压回路间应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例如:电压等级6~10kV,不设防护栏时,最小安全距离为0.7m。
(3)高压试验结束后,应对直流试验设备及大电容的被测试设备多次放电,放电时间至少1min以上。
(4)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
(5)成套设备进行耐压试验时,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进行。
(6)做直流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