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临近,很多考生对知识点有疑惑,闽州教育小编分享“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答疑解惑一”小编将从经济法基础各中挑选5个大家提问最多、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
在初会考证路上,同学们都会遇上不懂的问题,但不知道该咨询谁,白白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为帮助大家及时解惑、高效备考,小编将从实务和经济法各中各挑选5个大家提问最多、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 话不多说,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经济法基础答疑
1、问题:应纳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老师解答: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2、问题:企业发生的广宣费按营业收入的15%扣除,这里的营业收入都包括什么收入?能总结一下吗?
老师解答: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问题:在劳务报酬适用税率表中“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是未減除20%的费用前和20000元比,还是减除20%的费用以后再和20000元比较?比如取得劳务报酬21000元,适用20%的税率还是30%的税率?
老师解答:扣除后和20000元作比较。取得劳务报酬21000元,适用20%的税率。
4、问题:13岁大学生,为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老师解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13岁大学生属于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5、问题:一般存款账户用于结算资金的收付,但不能办理现金的支取,怎么理解,矛盾吗?
老师解答:一般存款账户通过转账进行资金的结算。可以往里面存现金,但是不能取现。
闽州教育温馨提示:同学们如果想一次过,就一定要好好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闽州教育小编祝同学们考上理想的学府,更多学习技巧,请关注闽州教育。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