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问的分类
1.根据认知水平分类
(1)低级认知提问
低级认知提问,又称基础性提问,用于检查学生的知识,一般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学生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回答即可,不需要更深入地思考。教师判断学生的回答也较容易,只简单地分为正确与错误。它包括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三种。
①知识性提问
这类提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概念、字、词、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
简单的知识性提问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给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因此,课堂提问不能局限在这一层次上。在知识性提问中,教师通常使用的关键词是:谁、对不对/是不是、是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有哪些等。
②理解性提问
这类提问主要用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多用于某个概念、原理讲解之后。
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重新组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组织语言后表达出来,因此,理解性提问是较高级的提问。学生通过对事实、概念、规则等的描述、比较、解释,究其本质特征,从而对学习内容做更深入的理解。
在理解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阐述、比较、对照、解释等。
③应用性提问
这类提问主要用于检查学生把所学概念、规则和原理等知识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应用、运用、分类、分辨、选择、举例等。例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起因。
(2)高级认知提问
高级认知提问是在学生的内心引起新知识的提问。通常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学生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判断时,主要根据提问的意图,判断答案是否有道理、有无独创性,或者在几个答案中比较哪一个更好些。它包括分析性提问、综合
性提问、评价性提问三种。
①分析性提问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因素。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必须能辨别问题所包含的条件、原因和结果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类提问多用于分析事物的构成要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原理等方面。
在分析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哪些因素、什么原理、什么关系、得出结论、论证、证明、分析等。
②综合性提问
在进行综合性提问时,教师需要学会分析综合与推理想象。
分析综合,要求学生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结论。例如,通过阅读相关的数据、地图等资料,判断世界各地的地形特点和气候差异。
推理想象,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事实推理、想象可能的结论。比如知道亲本的基因型来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综合提问的表达形式一般如下: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吗?为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会出现什么结果?
③评价性提问
评价性提问又称开拓性提问。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运用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做出判断,或者进行比较和选择。评论性提问,需要运用所学内容和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融进自己的思想感受和价值观念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回答。它要求学生能提出个人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是最高水平的提问。
在评价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等。例如,通过《项链》这篇文章的学习,你怎样看待法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