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经验分享 >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小学数学《比多少》教案(一)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小学数学《比多少》教案(一)


  【摘要】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就快要开始了,你有把握写出一份合格的教案吗?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写得不好也没关系,请跟着小编来看看小学数学《比多少》教案,从中学习一些些教案的经验,帮助你写出完美的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小学数学《比多少》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分析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 “<” 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四、教学准备

  课件,猴子、梨、桃、香蕉图片,三种符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1~5)

  2.小猴欢欢今天过生日,它邀请了2位好朋友一起参加生日派对,欢欢的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

  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

  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和3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

  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

  总结:猴子的数量3多于香蕉的数量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3)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

  总结: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 ,最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写出来,再与他人说一说。

  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4)辨析: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

  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1 2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下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之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