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原则类案例题可是每一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都很容易出现的考点,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若是想要从案例题中获得高分的话,就要来了解一些不同题型的作答要点,如此才能顺利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案例题哟。
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之德育原则类案例题作答要点分享
案例类型一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
作答要点:
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个性,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案例类型二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长知识,锻炼品德。
作答要点:
实际锻炼法。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案例类型三
教师通过讲道理,提高学生认识,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师生之间朋友式的沟通交流。
(1)案例中含有对学生“晓之以理”的关键词句,例如:谈话、说理、谈心,即可判定运用了疏导性原则;
(2)案例中含有教师对学生正面教育的关键词句,例如:表扬、赏识、激励、期待、鼓励,即可判定运用了疏导性原则;
(3)案例中含有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的关键词句,即可判定运用了疏导性原则。
作答要点:
疏导原则。通过讲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
案例类型四
教师善于通过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将消极的情绪转换成积极的情绪,促使学生的缺点转变 成优点。或者是出现了"优点、积极因素"这些关键词汇或关键信息时,可判定是与长善救失 原则有关。
作答要点: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用客观,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学生,发扬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案例类型五
案例中如果出现了老师体罚学生,例如:打屁股、手心;心罚学生,例如:训斥等现象,则说明其只有严格要求,而缺乏尊重信任;如果案例中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犯错后迁就,姑息等现象。这说明其对学生只有尊重信任,而缺乏严格要求。这两种情况都是违背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作答要点: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案例类型六
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促进学生发展。案例中出现了老师家访、与家长电话联系等这些关键信息时,可判定是与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有关。
作答要点:
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性。
精彩文章分享:零基础的非师范生如何备战教师资格笔试
1.教材——确定自己每天阅读的页数
首先在时间充足的状态下,建议教材通读三遍。
第一遍:通读全部教材,但是这一遍并不要求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只是从整体上对考试内容和课本的重难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遍:了解重难点以后,再阅读一遍教材。这一遍的要求:搞清楚考试的重难点。第一遍阅读是“不求甚解”的通读。第二遍就是细读。对于每个知识点以及考试范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记忆。
第三遍:通过第二遍对知识点的筛选以及掌握。第三遍就是侧重于考试的重难点的背诵记忆。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并没有规定教材,所以大家选教材的时候记得擦亮眼睛哟~尽量仔细的筛选。
2.记得做读书笔记
举个例子:如果你报考的学段是中学(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话,教材是3本(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加起来大概有1000页+。所以就算你有哆啦A梦赠送的记忆面包,对于有些知识点你还是会有疏漏。(更何况你又不是大雄,没有哆啦A梦,更没有记忆面包)
古人云: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就相当于把全书的的知识点做了一个脉络梳理。(可以选择做一下表格,或者树状图,会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难理解和难记忆的知识点,一定要在读书笔记上记录下来。建议第二遍阅读教材的时候开始做读书笔记。(好处就是在第三遍阅读教材的时候会轻松很多。)
3.做试卷
通读完三遍教材以后,做完读书笔记,这个时候你可以安心的做试卷啦~
注意在这个阶段你已经可以大概的整理出考试大纲所覆盖的一些重点章节的重难点。对于考试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了解。
做试卷的前期可以先做一些模拟卷。
没有技巧,就是刷题、刷题、刷题(但是要记得整理一个错题本。第二天做题的时候可以先翻阅错题本,大题相关的知识点也可以背背)
中后期做试题 。
做试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模拟一下正式考试的时间模式。在考试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完试卷,做完后对照答案,也要有一个评分,注意查漏补缺。另外昨晚的试题试卷也不要,放在一边就不看了。要学会分析试卷中出现的重难点,并且对于相关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理解和记忆。
笔试试卷分值的计算方法:试卷满分是150分。但是计算分数时要换算成120的分值,规定的合格分数线是:70分。
温馨提示:成为教师的好处不少,想要成为教师的话,就要先拿下教师资格证才行,所以说赶紧用上面介绍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要认真去看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