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经验分享 >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科普文阅读及解题方法(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科普文阅读及解题方法(一)

  【摘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一年都很热门,想要成为老师的话,就要拿下这项考试哟。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语文学科科普文阅读及解题方法,想要顺利拿下教师资格证语文科目的考试的话,请一定要认真往下看看哟。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科普文阅读及解题方法

  一、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1.注意标题

  通过标题可以知道文章的说明对象及核心内容。科普文的标题往往会点名介绍对象,有时也可兼有它的特点、作用、意义、价值等。

  2.浏览文本,整体把握

  (1)掌握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

  (2)理清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

  可寻找路标——语言标记,一般在文段的开头。

  3.通读全文,微观勾勒

  (1)把握对象特征。

  方法主要是划分层次,提取核心内容。划分层次时可重点关注段首、段尾句以及过渡句。

  (2)勾勒关键词。简单勾画,并且勾画可能在选项中出现考查的词,以及对答题有用的关键词。

  尤其是一些修饰词(“已经”“将要”“或许”“可能”“都”“或许”等)、关联词(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否定词(多重否定的考查)。

  (3)留意说明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这部分所花费时间。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引用、分类别、列图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

  (4)把握情感。有些科普文章都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体会这些情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关注文中情感倾向的词或句子,注意文末语句。

  二、科普文客观题的解题方法

  1.“找”。

  读完材料,审完题干(题干不可不审清),可根据题干确定选项的大致范围,开始找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及判断。有时候选项的语句散见于文章的各处,也一定找准原句。

  2.“比”。

  比较时重在关注意思、关注逻辑关系。比如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中,如果把“阻隔或护卫”替换为“联结”就是错误的。另外,有时需要统观全篇,不能只盯住一处。

  3.“判断”。

  推断时,切不可只凭主观臆断,一定要找到确切的根据,找到合理的解释。

1 2 3 下页 
上一篇:考一级建造师的几大因素,你属于第几个?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古代文学核心知识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