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经验分享 >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想高分拿下考试就来看看!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想高分拿下考试就来看看!


  【摘要】2018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虽然还有几个月才开始,但是已经有不少开始备考了。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想要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的小伙伴们,请一定要认真看看哟。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想高分拿下考试就来看看!

  散文类课文教学设计意见

  在历年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中,尤其是初中高中阶段,经常会出现一些散文的篇目,每当遇到这类课文,限于知识储备和相关练习的缺乏,考生都会比较头疼,不知从何入手去分析这一类文章,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些关于散文教学设计上面的技巧。

  1.巧用诗歌。

  散文被称为是诗化的语言,在选材、情感表达上和诗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讲解散文的时候可以利用诗歌来进行辅助教学,如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已学过的诗词(如讲《我的母亲》可回顾《游子吟》等);再如可在课堂上巩固拓展环节开展将散文改编成诗歌并进行朗诵的活动等。

  2.理清散文线索结构。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而对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而言,如果找不准这所谓的“形”,也就是文章的线索或整体结构的话,那“神”也就很难很好地把握住并讲出来,所以在备课阶段,就需要考生找到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对于散文而言,一般有两条线索,明线一般是叙事线索,而暗线一般是抒情线索。如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而言,明线是空间的变换,而暗线则是作者情感的变化,把握住这一点,再去分析课文,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3.全面把握散文的“美”。

  “美”是散文的一大特点,这种“美”不仅体现在语言美,也体现在情感美、形式美,甚至是标题的美。所以考生在分析散文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着重去分析散文的语言,可以通过分析某些重点段落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另一方面,除了对语言的分析,也可以在标题、结构上下点功夫,尤其是对某些关键字眼的理解上,可以很大程度地体现考生分析视角的独特并给考官留下比较深刻的引向。

  4.勿忘情感升华。

  散文大多是为抒情,甚至很多情感的表达是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这就提醒我们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去感受文章所透露出来的真善美,真正做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语文学科笔试单项选择题技巧与答题策略

  “学贵有法,贵在得法”,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历年试题来看,初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单项选择题(占30%)考察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内容相对简单,有许多需要记忆与理解的部分,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对语文学科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理解与记忆,如中外文学作家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及理念等是常考的内容,需要熟记。同时在考试中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以做到双重保险。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答题所问法,找准方向

  考生拿到题目浏览选择题时必须看清题目所问的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可以把“不”字圈起来提醒自己。笔者统计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初中和高中的单项选择题试题,初中和高中出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不准确的是”“正确的是”等问法分别约占题目的73%,因此考生在做题时最好划出“不正确”“正确”等关键词以便于自己快速确定答题方向。

  二是划关键词法,确定题旨

  考生在读题时划出或者圈出题干核心词汇来破题,以便于快速确定答案。

  例题:(2015年上高中语文选择题6)某教材选修模块提供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列对诗歌的分析,运用了该方法的是?

  A.《泊秦淮》表达了对“商女”形象的批判

  B.《湘君》《湘夫人》表现的是湘水之神的爱情

  C.《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D.《蜀相》借凭吊诸葛亮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题思路:选D。本题可直接划出关键词“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是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加以理解后对应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三是运用排除法,节约时间

  排除法即确定主题后找出选项里不符合题意或者特别明显的错别选项优先排除。

  例题:(2012年下高中语文选择题2)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景观”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入的是?

  A.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鲁迅《祝福》

  B.萧红《呼兰河传》 铁凝《哦,香雪》 贾平凹《秦腔》

  C.费孝通《乡土本色》 张承志《汉家寨》 汪曾祺《葡萄月令》

  D.史铁生《我与地坛》 沈从文《边城》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答题思路:选B。题干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景观”,抓住题干要求即可运用排除法。A选项中鲁迅《祝福》写于1924年,作品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与题意不符可直接排除;C选项中汪曾祺《葡萄月令》抒情文,介绍关于葡萄的种植,与题意不符可直接排除;D选项中史铁生《我与地坛》哲理抒情散文,主题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母亲的怀念以及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与题意不符可直接排除。

  四是难以抉择,重第一直觉

  考生做题时会遇到模棱两可、难以抉择选项时可以选择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因为第一直觉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而做出的反应,有一定的正确性,因此考生在难以取舍的情形下,最后的办法可以选择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与反应,千万不要在难以区分的选项上犹豫不决,从而浪费耽误许多答题时间,要知道答题时间的宝贵,可谓是争分夺秒。

  温馨提示:想要成为一名中小学的教师吗?想的话,赶紧准备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吧。若是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或者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常考标点符号的方法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要点:中学学科知识能力之生物课程中的模型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