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就要到了,很多想要报名的人迟迟不敢下定决心,因为他们听到了许多关于教师资格面试考试相关的谣言,别急,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为大家辟谣,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教资面试考试。
关于教师资格面试考试相关的几个谣言
谣言一:福建省教师资格证笔试未通过,也能报面试?
辟谣:没有哪个资格证书考试,笔试不过就能报考面试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也是如此!必须笔试所有科目全部通过才能报考面试,所有同学们要好好的努力把笔试给过了才行。
谣言二:非师范生不能考福建教师资格证了?
辟谣:这个谣言出现在每次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阶段,每年出现两次,每次都会引起部分非师范生的恐慌!放心,国家鼓励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当老师的,别信!
谣言三:福建普通话成绩能查到就行,证书丢了也无所谓?
辟谣:不能丢!!!笔面试合格后,教师资格证认定需要携带普通话资格证书去教育局申请福建省教师资格认定,必须是原件!
谣言四:自考本科不能考编制?
辟谣:只要是国家承认的学历都是可以报考参加的,除非报考单位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就没有问题。
精彩文章分享: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的环节有哪些
1.导入
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试讲的过程是考官评价考生教学技能的过程,因此考生一定要重视导入环节,努力设置新颖的导人,在试讲之始便吸引住考官的注意力。
对于15分钟的试讲,一般来说进行两三分钟的导人后就要转入正题。导入固然重要,但要短小精悍,不能喧宾夺主。
2.新课讲授
导入过后是新授环节,也称为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
新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试讲的成败。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反映试讲的优劣。
1.能否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地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会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2)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3)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上述矛盾几乎充斥着每一节课。因此,考生的教学策略、教学艺术就体现在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顺利和谐地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试讲的短暂时间里,考生须将处理这些矛盾的方法体现在具体的试讲中。
2.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鉴于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考生在试讲中,一定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运用恰当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3.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仅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做好巩固练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在传授知识时就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
2.提倡积极的巩固练习
在试讲时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练习,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识、扩充和深人理解原有知识,以及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来巩固练习,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的方法来巩固练习。
3.重视组织各种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试讲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练习,要向学生提出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练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练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例题、活动、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
4.小结
课堂小结的意义主要在于: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整理、总结;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因此,好的课堂小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总结和升华,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宽道路。
5.作业
布置作业是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的一个环节。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二是促进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与巩固。
因此,作业要与所学内容相一致,形式可以多样化。
6.板书
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时,要注意板书与所教内容的一致性。在试讲要结束时,补充完整板书,注意书写和编排设计。
备注:试讲的过程要注意环节的完整性以及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招聘考试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