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备考生们,你们有多少把握拿下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呢?为了帮助大家提高通过的概率,请跟着闽州教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往年(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快速速来练习真题提分。
往年(2017)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考题回顾一】一个孩子在午休时尿床了,老师知道后说:“你怎么又尿床了”。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 如果老师对幼儿的尿床行为过于责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使幼儿出现频繁尿床的现象。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予以反思。
2. 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对于一个开始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已经懂得了害羞和自尊。如果老师当众批评或责备尿床的幼儿,很可能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得幼儿开始变得敏感、脆弱。长此以往,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3. 提出解决幼儿问题的建议。在面对幼儿的问题时,幼儿园老师应该多一份耐心和细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还应安抚幼儿,不要让幼儿因为一次的过错而过于羞愧,充分保护其自尊心,消除其心理负担。事后,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幼儿问题的原因,和家长一起合力解决孩子的问题。
【考题回顾二】你班有个小朋友经常抢别人的玩具,自己不玩也不让别人玩。作为幼儿教师,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幼儿争抢玩具,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分享意识造成的。作为老师,要对幼儿耐心引导。
2. 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我会温和地提醒幼儿,帮助他回忆曾经他想玩玩具时其他小朋友都主动和他分享的案例,鼓励幼儿尝试着去交换玩具,引导其学会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换玩具。其次,我会通过讲述有关“分享”的小故事和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分享玩具的快乐,使其懂得幼儿园的玩具是要大家一起玩的。最后,与家长取得联系,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另一方面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考题回顾三】你们班一个孩子很个性,如果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就大发脾气。作为幼儿教师,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幼儿阶段是幼儿性格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幼儿教师,面对幼儿发脾气的情况,需要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否则将会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2. 阐述解决问题的措施。首先,分析原因。幼儿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就大发脾气,这除了与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占有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有关外,也与家人平时对孩子的溺爱有关系。其次,引导教育。当幼儿发脾气时,我会先稳定他的情绪,然后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相信幼儿通过聆听丰富的、蕴含道理的故事情节后,会明白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同时,待其情绪稳定后,我也会运用情感体验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换位思考。最后,家园共育。我会及时联系幼儿的父母,一方面告诉他们幼儿在园的情况,并询问了解幼儿在家庭的行为习惯等;另一方面建议家长在家多引导孩子,多用正面的语言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幼儿学会正确与他人相处。
【考题回顾四】班里有部分小朋友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随意扔在地上。作为一名幼儿老师,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幼儿随意乱扔垃圾,主要是因为其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我会耐心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2. 阐述具体的解决办法。首先,及时制止幼儿乱扔垃圾的行为。在幼儿乱扔垃圾时,我会告诉他们,教室是我们共同的环境,每个人都要像爱护自己家的环境一样保持教室干净的卫生。并告诉幼儿扔纸屑、果皮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引导幼儿将扔到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面,希望他们以后能够保持好的行为。其次,正确引导。在活动中或者课堂上,我会通过挂图的方式给幼儿深入浅出地讲解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并通过讲述关于乱扔垃圾的故事,使幼儿深刻地意识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最后,巩固幼儿保护环境的行为。我会把有关爱护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编成儿歌,教唱给全班的小朋友,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
【考题回顾五】在水果课堂上,老师刚拿出苹果来,有个小朋友就唱起“你是我的小苹果”,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唱起来。此时,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当拿出苹果时,小朋友们都唱起歌来,这说明幼儿的思维极其活跃,所以我不会制止幼儿的行为,而是会灵活应对,妥善处理。
2. 通过眼神、鼓掌等方式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和孩子们一起唱完这首歌曲,从而调动起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
3. 演唱完毕后,我会立即询问幼儿“是否爱吃苹果?苹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果肉里面都有什么营养成份”等问题,借此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之后,我会邀请幼儿到讲台前面来给大家讲讲自己喜欢的水果有哪些以及为什么喜欢,然后将多种水果放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寻找指定的水果,从而达到课程目的。
4. 课程结束后,我会认真总结,以后要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玩中学、学中玩、乐中学的效果。
【考题回顾六】有人说,幼儿教师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谁都能干。你认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我不认同这一说法,这种认识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一种片面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认为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是有技术含量,是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
2. 幼儿教师并不是简单地扮演哄孩子吃饭睡觉的角色,而是需要在照顾幼儿生活的同时,发掘幼儿的兴趣和开发幼儿的潜能,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琴、画、唱、跳和手工等技能。同时,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规则意识、纪律意识以及培养阅读习惯、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才能帮助幼儿健康地成长。
3. 作幼儿教师应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这一职业。一方面,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教师对待幼儿要用心、耐心和关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工作的琐碎而烦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教师需要积极利用研讨会、培训会等途径来提高自己解决幼儿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茁壮成长。
【考题回顾七】在区域活动中,有个孩子向其他小朋友乱扔玩具,老师看到后很生气,于是让这个孩子到角落里一个人待着。对于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幼儿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老师的做法我认为是可取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2. 对此种做法加以分析。采取“让其到角落一个人待着”的做法,可以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被区别对待了,就会促使幼儿做出改变,这样既可以及时制止幼儿的问题行为,又可以促进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会帮助幼儿学会遵守规矩,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但是,过度的惩罚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 提出建议。为了让此种做法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幼儿老师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老师应明确好“隔离”的时间,即通过计时隔离的方法,让幼儿平静下来,让其进行自我反思;二是隔离之后一定要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或引导,使其明白受罚的原因,懂得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孩子的影响,达到惩罚的目的。
【考题回顾八】你们班有个孩子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导致小朋友们都很怕他。作为幼儿教师,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出现这一问题,我会高度重视,并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的身心都得以健康发展。
2. 阐述具体的解决办法。首先,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我会对幼儿进行移情教育,让其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例如,通过一些故事或者情景角色表演,让幼儿体验到与小伙伴合作分享的快乐,并引导其在活动中学会“商量”而不能霸道,否则会失去很多小伙伴。同时,对他礼让友好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和肯定,使其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其次,和家长进行深入沟通。我会与这名幼儿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建议家长做好对孩子性格和行为养成方面的引导。最后,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消除其他小朋友的对该幼儿的害怕情绪,促使该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
【考题回顾九】在区域游戏时,两个小朋友因为一个风车争执不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你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 面对两个孩子因为一个风车而争执不下的情况,我会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培养孩子合作、分享、宽容等方面的品质以及社交能力。
2. 耐心倾听,全面了解。我不会立刻上前制止,而是会仔细倾听他们在争什么,了解事件的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的判断,影响孩子的心态。
3. 科学引导。我会与两个孩子进行沟通。如果游戏区还有其他的风车,我会让其中的一个孩子在游戏区寻找,通过“寻找宝藏”的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游戏区只有这一个风车,我会规定每个人玩风车的时间,引导他们交替着玩。同时,我会告诉他们小朋友之间应该彼此谦让,友好相处,懂得分享,并通过让他们彼此拥抱来化解矛盾,增进他们的感情。
4. 总结反思。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注重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使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考题回顾十】在课堂上,有两个小朋友总是说话,你说过两人之后,他们还是继续说。对此,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幼儿时期是幼儿性格、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既与其自控能力弱有关,也与课程设置有关。所以,我会理性对待此事,积极解决问题。
2. 耐心提醒。我不会大声呵斥孩子的不听话行为,而是会适当运用一些方式先保证上课秩序和教学进度。比如,告诉他们如果再讲话就不发小红花,以此让两个孩子停止说话。
3. 课后了解原因,引导教育。我会单独了解两个孩子上课说话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两人是好朋友,总是想交流,我会告诉他们上课说话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会不喜欢他们。如果是因为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那我会引导幼儿意识到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并听取他们的建议。
4. 长期关注。以后我会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授课艺术,多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关注好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对他们的改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