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好处众多,因此,不少人正为了能够拿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而努力备考中。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拿下面试,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2019中学教资面试教案及答辩之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内容,快来看看吧。
2019中学教资面试教案及答辩之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及自然资源的分类,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分析和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形成擅长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相联系的意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难点】
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导入。教师介绍之前学习过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因素,强调这些都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又如何呢?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探讨自然资源的概念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
【教师总结】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或能量。
2.归纳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师给出物质水、小麦、煤炭、电脑,学生根据所学概念判断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问题】(1)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
(2)水和煤炭同时作为自然资源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1)水和煤炭属于自然资源,小麦和电脑不属于自然资源。
(2)水用完了还可以再产生,煤炭属于用一点少一点的资源。
【教师总结】可再生资源:可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不能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课件展示】自然资源情况表。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并展示。
【问题】(1)我国自然资源是否丰富?
(2)考虑人均占有量时是否丰富?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答案】(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2)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比例小。
(3)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自然资源相对短缺,面临严峻的形势。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观看纪录片了解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的问题——资源相对短缺形势严峻
【问题】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我们要如何保障资源呢?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来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发明可燃冰、节能汽车,运用风力发电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根据讨论的结果,写出三条呼吁人们自然资源的广告语。
四、板书设计
答辩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或者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二、简述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并说出我们要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参考答案】
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自然资源相对短缺,面临严峻的形势。
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来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发明可燃冰、节能汽车,运用风力发电。
三、在《地理新课标》下,请问你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
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等方面。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我会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会在地理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体验地理与现实的相关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其地理核心素养。
2.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地理课程包含人文、自然以及时空变化等知识,在地理教学活动当中,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其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参与学习过程,发展学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质。
3.联系实际应用地理知识。新课改将“学习有用的地理”放在了首位,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我会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话题,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有地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温馨提示: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想要参加教师招聘的话,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因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