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备考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小伙伴们,!教师资格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是考单选题,想要顺利拿到这部分的分数,请一定要牢记相关的考点。所以说,下面请跟着闽州教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教师资格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的重点知识,记住了拿分就很容易了。
送分考点来了!教师资格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的重点知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
1、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教师法》
3、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育教学权)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学术自由权)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管教权)(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获取报酬权)
(五)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权)(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进修权)
4、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义务教育法》
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教育法》
8、受教育权:开除、劝退、教室外罚站及其他影响学生上课的行为都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9、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需要大家重视的是:关禁闭和搜身都属于侵犯学生人身自由权。
10、财产权:罚款、没收学生物品不归还,及其他违法收费都属于侵犯学生财产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1、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2、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13、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4、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强校长培训,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精彩文章分享: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常考的考点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答: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1)双轨学制: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以英国为典型代表;
(2)单轨学制:从小学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
(3)分支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它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以苏联为代表。
相关考点:建立学制的依据、现代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你如何理解?
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教师“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相关考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1)言语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动觉智力;
(6)自省智力;
(7)交往智力;
(8)自然智力。
相关考点: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4、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遗传与人的发展、环境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答: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的主要内容:
①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
②班级群体的学业状况;
③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
④班级日常行为表现。
(2)了解和研究班级个体的主要内容:
①学生的基本情况;
②学生的社会关系;
③学生的学业和品德状况;
④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状况。
相关考点: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模式、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的领导方式、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温馨提示: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日期,很快就要到了,想要顺利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话,请认真备考,比如说可以考虑报个班学习。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