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友情链接——看看别人
过渡:大家的双休日可谓“酸甜苦辛辣”五味俱全了,刚才大家谈的都是自己在双休日中所做的事情,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其他的同学、朋友在双休日做些什么?
情境一:显示3组幻灯片《如此双休日》
1.卧室里,学生懒懒散散躺在床上睡懒觉,不愿起床,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时间。
2.一学生在房间里一边写作业一边弹钢琴,忙到精疲力尽,后来打起瞌睡。
3.电脑前,学生玩着网络游戏,“埋头苦干”了一天,连晚上也不忘起来偷菜。
情境二:小刚的双休日
出示“小刚的双休日安排表”
星期六:
起床--10∶30;玩游戏--10∶40—18∶10;晚餐--18∶20;玩牌--18∶30—21∶30;就寝--22∶00
星期日:
起床--11∶00;午餐--11∶30;打篮球--12∶00—14∶00;看电视--14∶30——17∶20;晚餐--17∶30
情境三:(播放故事)我有一个快乐的双休日
双休日里,虽然轻松,但是第一天上午,我还是把作业先完成。每一次坐在书桌旁总是希望时间快点走,可以早点收工,但又不能马虎,尽量把作业认真书写。两个小时的紧张学习下来,终于可以轻松了。伸伸懒腰,把电视机一开,拿着爱吃的薯片,看着《熊出没》的动画片,阵阵笑声不断……到了下午,约上几个朋友去学校打篮球,晚上一块看电影。
星期天,阳光明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外婆家。并和爸爸来到鱼塘钓鱼,多年的熏陶及练习,我也成了一个钓鱼小高手。父子两人坐在河边说说笑笑,钓到了大鱼,晚上妈妈亲自下厨,我们品尝到了一顿丰盛的鱼大餐,真是一举两得啊!
过渡:我的星期我安排,我的乐趣自享,我爱双休日!这里的“双休日”有没有你喜欢的类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情趣也是多种多样。有健康的、高雅的,也有不健康的、庸俗的。新的生活情趣层出不穷,那么我们的双休日是属于积极健康的,还是庸俗消极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回过头勇敢地审视我们自己和别人的双休日吧!之后带学生认识不同情趣的双休日。
(三)借我一双慧眼——“双休日”诊断
过渡:请同学们对前面3个情境的“双休日”进行判别,并说说自己的看法。每四个人一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情境一:甲周末就是睡懒觉,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浪费时间;乙只知道玩,不知道学,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丙成天忙着学习和兴趣班,好像很充实,其实超负荷,学生毕竟不是学习机器,这种没有休息天,连轴转的学习方式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
情境二:小刚的双休日活动单调、缺乏情趣,无法体味生活的乐趣和美;同时,小刚的双休日活动庸俗、情趣低级,不利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健康。
情境三:在双休日里,不仅有学、有玩,又有乐,过得既充实,又开心。
所以要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