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题
1.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2.基础、前提
3.生活美
4.社会属性
5.课堂教学
6.基础性
7.间接
8.口头语言、讲解
四、名词解释
1.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2.“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3.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答案要点】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答案要点】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4.【答案要点】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
(1)教育目的;
(2)学生年龄特征;
(3)学科的特性;
(4)教学的时空条件。
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5.【答案要点】
(1)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复习或作业。
(2)显著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3)但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它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