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分很重的题目,想要顺利拿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话,一定要写好作文才行。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常用于写作的历史典故,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写作加分句子,快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常用于写作的历史典故分享
历史典故主要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事迹的总结和概括。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部分的素材相对来说比较多,比如:
1、匡衡凿壁借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2、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
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于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4、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这部分的例子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用的也比较多。但是只用这种类型的例子太过于通用,不能够体现你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所以不建议大家通篇都用历史典故类的素材。
精彩文章分享:教师资格证笔试能给你写作加分的句子
1. 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傅雷
2.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第斯多惠
3.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4. 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佚名
5.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
6.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9. 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杜威
10. 无论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多么丰富,目的多么明确,这种教育不应随着发给学生毕业证书而告结束。从学习转到劳动是男女青年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
11.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之推
12. 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裴斯泰洛齐
13.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太公家教》
14.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5.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司马光
1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温馨提示:成为教师的好处不少,想要成为教师的话,就要先拿下教师资格证才行,所以说赶紧备考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