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意啦!考生须熟知这几个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你背熟了吗?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将考试内容牢记,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之一,想要顺利拿下考试的话,大家一定要认真背诵下面的内容哟。
注意啦!考生须熟知这几个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
1.职业道德与素养
1.1职业理念
1.1.1 了解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能正确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1.1.2 了解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发展的特点,能关爱学生并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3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1.2职业规范1.2.1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1.2.2 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
1.2.3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为人师表。1.3基本素养1.3.1 了解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常见的儿童科普读物和文学作品,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1.3.2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1.3.3 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1.3.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
1.3.5 具有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规范优美。
2.教育知识与应用
2.1教育基础
2.1.1 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1.2 掌握小学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1.3 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分析和指导教育教学。
2.1.4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2.1.5 了解小学组织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2.2学生指导2.2.1 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能设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方案。
2.2.2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3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
2.3.4 了解小学生日常卫生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掌握面临特殊情况时保护学生的基本方法。2.3班级管理2.3.1 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能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2.3.2 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3.3 了解人际沟通的方法,能主动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交流。
3.教学知识与能力
3.1学科知识
3.1.1 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能在教学中运用相关知识。
3.1.2 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能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
3.1.3 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按照综合学习的要求运用相关知识。
3.2教学设计
3.2.1 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对其学习需求进行合理分析。
3.2.2 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3.2.3 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兴趣进行相关教学设计。3.3教学实施3.3.1 了解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方法,能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3.3.2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3.3.3 掌握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能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注意与学生互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3.3.4 掌握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合理布置作业。
3.3.5 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3.4教学评价
3.4.1 了解教学评价知识与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3.4.2 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精彩文章分享:教师资格证考试易混必考点分享
1、思维的间接性VS概括性
思维的间接性:指人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些不能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进程。例如,内科医生不能直接看到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却能通过听诊、化验、切脉、量体温、量血压,以及利用各种医疗器械为中介,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地判断。
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例如各种概念,都是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性抽象概括。
2、感觉适应VS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例如,同样一个灰色矩形,处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暗淡些,处在黑色背景厂看上去明亮些。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时,产生继时对比。如,吃了糖后接着吃橘子,觉得柑橘很酸。
温馨提示:成为教师的好处不少,想要成为教师的话,就要先拿下教师资格证才行,所以说赶紧复习,认真备考吧。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