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科目,想要顺利拿下考试,不然备考怎么行呢?下面闽州教育网小编将和大家分享教育学常考的26个名词解释,这可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考生们赶紧来背诵哟。
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常考的26个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
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2、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的组合方式。
3、主观能动性
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4、人力资本
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工作的能力。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
5、教育学
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6、教育现象
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7、教育规律
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8、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是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和归宿。
9、经济
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
10、政治制度
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11、科学
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的事实、原理、方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
12、技术
是根据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等等。
13、教育现代化
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现代教育的历史变化过程。
14、教育的历史继承性
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15、人的发展
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包括集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发面,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两方面。
16、遗传素质
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17、环境
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18、义务
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19、义务教育
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0、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21、教育方针
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22、学校培养目标
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的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去向等规定。
23、学科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4、教育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5、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成果,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26、教育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温馨提示:若是你参加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的话,赶紧开始备考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备考,也就更有把握拿下考试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