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大落而石出者。山问之四时也。”
【社日】
古代农民祭祖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Et祭祖土地神的鼓声。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3)时节纪月法。
【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
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
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
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胐、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眦,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温馨提示:你知道哪些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呢?小编提醒,牢记备考资料就是技巧之一,所以上面介绍的考点,要牢牢记住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