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参加了今年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吗?估计早已有很多人报名成功了,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报名成功了就要开始备考了。比如说认真记忆中国古代史简答题常考点,这可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内容哟。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6个中国古代史简答题常考点汇总
一、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1)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 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 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落后民族在先进经济地区建立政权,进行统治,终归要适应比较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引起本身的改造,为被统治阶级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汉化,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汉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只有汉化,才能得人心,才能统治下去。
二、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三、结合史实分析隋统一的社会条件
(1)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相互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矗
(2)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四、唐文化繁荣原因
唐文化繁荣,除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还有一些:如唐代文化政策比较开明,如唐太宗实行 三教(儒、释、道)并行政策;唐代科举制的实行;且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唐代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农业民族文化与 游牧文化的交融和兼收并蓄。
五、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 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 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
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促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主要有:
①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
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⑤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六、如何认识辽宋、夏宋之间的和议?
公元1005年和公元1044年,北宋分别与辽、西夏达成和议,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这些和议是北宋统治阶级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每年的岁 币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但如果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达成和议也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夏宋之间几 十年的战争,使边疆地区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状态,有利于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说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 平,在长时期里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友好交往,共同发展是历史的主流。
温馨提示:若是你已经拿到了教师资格证证书的话,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话,请及时参加教师招考培训报名,通过老师的指点,通过考试的概率比较高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