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相关考点如下:
(一)产婆术
苏格拉底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又称之为“谈话法”或“问答法”。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二)启发式教学
正是因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成为西方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三)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结论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
九、泰勒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相关考点如下:
(一)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二)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这也衍生出了按照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评价的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最早把课程评价引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过程的环节之一。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十、布拉姆
本杰明·布卢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相关考点如下:
(一)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二)掌握学习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温馨提示:若是你符合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的话,不妨提前准备好材料,到了报名时间就可以直接去报名了。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