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要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吗?如果确定要报名的话,就不能再偷懒了,赶紧行动起来,认真记忆考点。比如说跟着闽州教育网小编一起,来认真记忆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之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的信息,赶紧来看看哟。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之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1.新生儿期(0~1个月)
(1)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2.婴儿早期(1~6个月)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这是手眼协调的主要标志。
(3)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
(4)开始认生。婴儿5~6个月开始认生。这是儿童
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3.婴儿晚期(6~12个月)
这一阶段的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为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二)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1.言语的形成;2.思维的萌芽;3.自我意识的萌芽。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婴幼儿发展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成熟
2.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二)主观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儿童的发展绝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地、系统地相互作用的结果。以生物因素为前提,在环境因素具备的情况下,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自身发展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只看重儿童主观能动性对其发展的作用。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问题。
温馨提示:如果你符合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条件的话,不妨赶紧备考,这样才能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也就更有把握拿下考试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