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年必考笔试知识点分享(二)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年必考笔试知识点分享(二)

  材料分析题:

  材料:《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断:

  王老师:这首词的上阕重点在写景,下阕引出了周瑜这一人物,作者的用意何在?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以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了小乔10年以后的事儿,而词中“小乔初嫁了”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还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作对比。后面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的功业却遥遥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在课文中的形象分析的很完整,那么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么?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这首诗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在于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一位作者搞错了?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都没有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一英雄人物,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虚度光阴,壮志未酬作对比。杜牧的诗中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想没有风之力,周瑜将一败涂地,可能是想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和杜牧的作品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歌咏的史实内容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借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但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问题:

  (1)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

  (2)贯彻该原则应贯彻哪些基本要求?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要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话,请一定在认真牢记上面介绍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顺利的拿下考试哟。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1 2 
上一篇:国考教师资格证报考必须满足的两大条件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内容详解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