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C
【解析】《格斯尔传》蒙古族著名英雄史诗。同英雄史诗《江格尔》﹑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并称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大高峰。
22.A
【解析】1983年12月22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银河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科研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3.A
24.C
【解析】无为是道家的思想,ABD符合无为观点,国人之心是儒家思想。
25.D
【解析】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天仪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天仪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
26.C
【解析】A项打开的是一个个word文档,B项新建的是一个Word文档,D项插入“超级链接”是直接插入图标。
27.C
28.B
【解析】此题考查逻辑基本规律的“矛盾律”和命题中的“或命题”。根据题目,小刘、小
张、小白、小白或小刘是选举的结果,如果选了小刘或小白二者中的一个,则答案就有两个,因为“或命题”成立的前提是“只要有一个为真”,所以只能选小张。
29.B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逆否等价命题的把握。
逆否等价命题公式为:P→Q-Q→-P
题干为“-孩子→-狼”等价于“狼→孩子”
前推后:狼→孩子
前推后:孩子→狼
孩子→狼或孩子→-狼
后推前:狼→孩子
【参考答案】
答:甲老师的做法不值得认可,我认可乙教师的做法。(1分)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5分)
(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不能就认为学生笨,给学生贴标签,而应该像乙教师那样,进行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哪怕学生真的回答不上来,也应该从其他角度去引导或者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而不应该像甲老师那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3分)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启发激励学生。
3.学生是独特的人(5分)
(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师在教学时应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可能有的学生对于问题需要细致思考,这时教师应有耐心,如果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无法回答,老师在提问之前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基础,避免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
(2)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教师应该承认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性,应该因材施教。乙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并给与了适当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