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感受“神奇的灵性”
1.“神奇的灵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先别告诉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圈一圈,看一看,哪些词句在向你透露着答案。
2.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引导理解“神奇的灵性”
(1)出示句子: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①什么叫“整天”流连,早晨在花丛中穿梭,中午在花香中流连,晚上还在花丛中走着,从早走到晚。
②安静为什么每天在花香中流连啊?什么叫“流连”?
③正因为安静整天在花丛中流连,所以,出示句子,齐读:“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出示句子对比:
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说说更喜欢哪句话。
②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范读、齐读这句话。
3.教师总结:正因为她整天流连在花丛中,她对每一朵花都是极其熟悉,她能够在花丛中自由地穿梭,她是如此地热爱春天,热爱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命的安静。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啊,神奇的灵性不就是安静对生命的这种热爱吗?(板书:热爱生命)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安静去感受这神奇的一刻吧!
播放音乐,教师深情诵读: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轻轻地,悄然合拢,一只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你拢住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跃动在你的指间,跳动在你的心田,睁开眼睛,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设计理由]语文课堂上的语言味要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品味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句子的比较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真正做到了“形于外而感于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教师总结: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家用心想一想,你对生命又有了怎样的感悟呢。
五、布置作业,迁移内化
1.喜欢写作的你,把你想对安静说的话,或者对生命的感悟写在一张小卡片上。(必做)
2.喜欢积累的你,把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词语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必做)
3.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选做)
[设计理由]作业布置采取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
温馨提示:如果你符合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的话,不妨从现在开始准备材料报名吧。早早准备好,届时报名入口打开的时候,只需要稍稍检查下,就可以带着材料去报名了。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试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