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往年教师资格考试押题卷之201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六)

往年教师资格考试押题卷之201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六)

  三、品读体验

  教师过渡:是啊,风尘仆仆的孔子不顾旅途的劳累,不顾几个月来的艰辛,片刻没有休息,就拜见了老师。师徒见面后的这番对话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请同桌之间自由地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

  1.出示对话

  (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2)“你是——”

  (3)“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4)“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5)“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名读。

  教师指导:读好对话,我们不仅要注意人物说了什么,还要注意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2.出示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指导:

  (1)孔子几次向老师行礼?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孔子的话。

  (2)“纳闷”是什么意思?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3)老子还为什么事纳闷呢?指名读:“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原因是——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联系上下文,读懂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再次练读对话

  学生带着理解自已练习。

  师生合作读对话。

  学生再练习。

  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对话。

  孔子是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

  (1)指名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教师:孔子是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呢?课文写得比较简略,只有一句话。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写:孔子什么时间有了问题,就会怎么办?

  (3)交流,指导。

  四、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孔子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不仅拜老子这样的圣人为师,还曾经拜一个名叫项橐的七岁小孩为师。读读《孔子拜七岁项橐为师》这个故事,你会对“孔子拜师”有新的认识。

  [设计理由]设计了三个问题: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达到教学的目的。

  27、

  问题(一):

  本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流连于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的一个故事。

  本文通过盲童对生命的热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并正确读写生字生词。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③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的方法理解字词。②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学会懂得珍爱生活,珍惜生命。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感受生命的内涵,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问题(三):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导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触摸春天》,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述说自己的疑问,比如春天怎么能触摸,为什么要触摸春天,是谁在触摸春天,怎么样触摸春天等一系列问题)

  [设计理由]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7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正所谓“学贵有疑”,一个题目就引发了你们这么多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否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板书:盲童,安静)

  2.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字词,注意提示纠正“小径”的“径”读jing;“磕磕绊绊”的“绊”读ban;“。悄然合拢”的“悄”是个多音字,读qiao;“清香袅袅”的“袅”读niao,注意“磕、瞬”的笔顺书写。(教师范读,板书范字)

  3.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想一想盲童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神奇,不可思议,善良……)

  [设计理由]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他们对于母语有一定的敏锐度,所以生字词的学习主要以学生同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做到点面结合。

  三、重点研读,感受神奇

  (一)引导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或者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神奇、不可思议。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二)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1.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1)你从句子中哪些字词感受到神奇,不可思议?

  (2)“竟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安静本来想拢住的是什么?“竟然”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能用“竟然”说一句话吗?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悄然合拢”,全班做“悄然合拢”的动作。

  (4)指名读,范读,齐读这个句子。

  2.出示句子: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想想在生活中,你抓过蝴蝶吗?能抓住吗?好抓吗?

  (2)自由朗读这句话。

  (3)“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板书:神奇的灵性)

  [设计理由]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这一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配以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盲童安静拢住一只蝴蝶是多么神奇的事,也为后文学生感悟“神奇的灵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上页 1 2 3 4 5 6 7 
上一篇:往年教师资格考试押题卷之2015小学综合素质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核心考点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