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三)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三)

   (三)传统思想文化

  1.秦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汉书•艺文志》列出学派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2)先秦代表思想流派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3)“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天人关系是中国先秦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天人关系的核心是人作为主体同他的周围世界客体的关系,也是思维同存在的关系。中国思想家很早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

  (4)先秦重要著述

  ①六经

  六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先秦著述,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经亦称六艺。不过“六艺”另外一种含义是指六种基本能力,即礼、乐、射、御、书、数。

  ②《论语》

  孔子弟子编纂,主要记述孔子言行。

  ③《孟子》

  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④《道德经》

  老子著,也有人说此书后人编纂。

  2.秦汉魏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2)东汉道教产生

  道教产生于东汉,但是与神仙方术及各种先秦思想有关,特别是奉老子为教主。

  (3)东汉佛教传人

  佛教从印度传入,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派人访求佛教经卷,以白马驮至洛阳,建白马寺。

  (4)玄学

  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以道家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

  3.宋明

  (1)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起于宋,是宋以后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儒家学术思想。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理”。“理”是一种理论抽象,其概念内涵复杂。理学家的思考,有探索意味。但宋明理学的历史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2)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①周敦颐

  ②程颢

  ③程颐

  ④程朱学派

  ⑤陆九渊

  ⑥王守仁

  4.清

  (1)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代表作为《日知录》,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戴震

  清代思想家,对程朱理学持批判态度,其代表作为《原善》,梁启超、胡适称之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3)严复

  清末启蒙思想家,积极介绍西方思想,其翻译的《天演论》,将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

  (4)康有为

  近代中国推进思想变革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戊戌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5)粱启超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