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二)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二)

  (二)古代称谓

  1.年龄称谓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牮

  24岁(女)——花信年华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男子五十岁

  2.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称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堂称寒窗、鸡窗,同学为同窗。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3.讳称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称:涅檗、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1 2 3 4 5 6 下页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