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近/现代历史(三)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近/现代历史(三)

  六、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三民主义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 日晚,湖北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打晌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了胜利。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l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形势的压迫下,清王室接受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0余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局限性和软弱性,辛亥革命没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大系。

  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它倡导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倡导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2.五四运动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九、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至l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段时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1.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提出了“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次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军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迫使张作霖势力退回关外,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世界史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之中国古代历史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