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真题及答案: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三)

真题及答案: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三)

  32、材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 名,面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诚服,而不在器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 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別真伪,于是字里行问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款騙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 事后日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止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 遍性,它姪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访:“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箫”三字所以自然。

  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1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竞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 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袋啸 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 一去又岂叮还乎?一去正是写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 便是艺木的訾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上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 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同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问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 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闼的世界去。那厂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己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钔生命虽然短皙,在 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用轲刺袭王,身死雨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上回不可以成贩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屙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选自林庚《说(易水歌》

  问题

  (1)文章论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怎样理解“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10分)

  正 确答案:(1)中心观点: ①艺术具有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 ②一首诗可以离开一个人而存在,虽然一首诗针对荆轲说出来,却属于每一个人,诗可以赋予人永生的意味,在狭小的人生中可以将一些事情忘记,但是在文艺上又 认识了它。 (2)①“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含义:1、每个诗人作诗都会融入自己的情绪,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于嚣张夸 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含着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2、不同的诗人对于同样的词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就像文中的“萧萧”二字, “风萧萧兮易水寒”和“萧萧愁杀人”便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②“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的含义:1、我们每个人即使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首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虽然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 每一个人。2、即使我们已经忘掉了专诸,而更加怀念和赞美着荆轲,是因为诗人创造的诗句。综上,由于艺术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字词理解有所 不同,所创造出来的诗句也不尽相同;而也正是由于人有普遍共通的情感,使得尽管一首古诗所描写的是某一个人物,但是也能使阅读古诗的人们产生共鸣,所以 “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三、写作题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前期战局不利,对手强大的情况下,艰苦拼搏,最后战胜寒尔维亚队,又一次登上世界女排的顶峰,國人涉腾,自然而然地称赞“女排 精神”,记者采访女排总教练郎平,希望她谈谈“女排精神"。她回答:“不要因为我们蠃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 精神不能蠃球,还必须技术过结合材料的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议说文。

  要求:

  用規范的现代汉语写怍,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立意:

  教师既要抓软实力更要抓硬实力。

  分论点:

  1、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2、教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3、教师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

  温馨提示:若您已经拿下教师资格证,想要进行教师招考的话,并且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的话,请赶紧名教师招考培训吧,因为报班能够获得老师系统的复习,通过率会比较高哟。若是想要了解更多详细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9775(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学历教育学习中心(或者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页 1 2 3 
上一篇:真题及答案: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下一篇:福州市2018年最新大学学校名单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