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积累之老子

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积累之老子


  【摘要】正在备考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的人小伙伴们,想要拿下教师资格证笔试,就应该多记忆知识点。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综合素质》科目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说,平日里要一点点积累。比如说,快来记忆文化素养积累之老子的内容。

  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积累之老子

  1.简介

  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著有《老子》一书,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共 81 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最多的经典。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2.成就

  (1)政治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2)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

  (3)经典名言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原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精彩文章分享:2019小学教师资格笔试8月19日练习题

  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2.学校通过大会报告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班级活动

  3.建立家长微信群是班主任实现( )角色的工作方法。

  A.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B.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C.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构造者

  D.学校教学计划的贯彻者

  4.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

  A.马卡连柯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

  5.下列有关教师资格的要素中,根据《教师法》的规定,不属于绝对要求的是( )。

  A.国籍要素

  B.思想品德要素

  C.业务要素

  D.学位要素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答案】A

  解析:群众性活动的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际联合活动。其主要组织形式有各种比赛、各种集会、报告和讲座等。

  3.【答案】C

  解析:教育三位一体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教师建立家长微信群就是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练习,故选C。

  4.【答案】D

  解析: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5.【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章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并非是学位的限制。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一篇:2019福建教师资格认定网上申报13个疑问解答下一篇: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作文素材之标题类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