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2019教师资格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之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2019教师资格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之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摘要】正在备考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的考生们,记忆考点是备考教资考试最基础方法,所以说务必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考点,比如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之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的内容,记住了考试才能会选正确答案。

  2019教师资格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之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

  (1)发展意义识记的能力

  充分理解材料是发展意义识记的必要条件。对于有关材料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对于相关的材料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寻找出异同点来识记,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类,然后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和重点记忆法进行识记。这样可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2)应正确组织学生复习,锻炼记忆能力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组织复习应注意:第一,要及时复习。对刚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相应减少。第二,复习要注意科学性。在复习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第三,复习方法要多样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可以避免枯燥、单调,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掌握知识得更透彻、更牢固、更灵活。

  2.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

  实践证明,对需要记忆的材料有无明确的目的,对记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目的越是具体明确,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人们认为重要的材料,才会主动去学习和记忆它们。并且,目的明确才能使我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记忆,这是有意识记的关键。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记忆任务。如:背诵课文中某个精彩片断,记住某个公式或定理等。与此同时,教师可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多地、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学习任务和记忆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环境训练学生注意力集中、感知认真、观察仔细、思维积极、记忆专注的品质,以此来促进记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形成。

  3.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另一种是理解记忆。所谓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靠单纯的重复去记;而理解记忆,则是对需要记的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它的内部联系、本质和特点,通过理解去记它们。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说:“除了很好地理解了的东西以外,绝不能强迫去熟记任何东西。”我们在学习时,对所要记的材料一定要很好地理解,如对某些定理、公式、法则要反复研究,找出哪些是关键词句,哪些是成立的条件,还要掌握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定理、公式和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外,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是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在记新知识时,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桥梁,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记,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4.提高我们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兴趣在记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得快、记得牢,保持时间也长;反之,对不感兴趣的事物,记得慢,记住之后忘得也快。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一般说来,对某事物不感兴趣,是由于我们对其接触太少,或不太了解所致。如果我们多接触它,深入地学习,就会对它逐渐产生兴趣。总之,为了增强记忆效果,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

  5.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

  记忆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种分析器官的作用。也就是说,充分发挥眼、耳、口、鼻、脑、手等各种分析器官的作用,通过视、听、写、嗅、想、触等,牢固地记住所要记的材料。这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的大脑构造极为复杂,分工极为精细,每一种分析器官到达大脑皮质特定的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神经通路。例如,我们看见一个苹果,视觉器官立刻把苹果的外形这一信息,通过特有的神经通路送达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保存起来。如果在看到苹果的同时,我们耳朵听到“苹果”这两个字的发音,鼻子又闻到苹果的香味,要是还能咬上一口,尝尝苹果的滋味,那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器官又同时分别将四种信息按不同的神经通路送达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在大脑皮质留下四种“同一意义”(苹果)的印痕,建立起多种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然后,再经过大脑把各种感觉到的材料(苹果的色、香、味、形)进行加工,使它们在大脑皮质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并保存起来。无疑,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将大大加强人们的记忆和延长记忆保留的时间,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好办法。

  6.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对知识的再认与回忆既是检验记忆的指标,也是加强复习、巩固记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心理实验证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即在没有完全熟记材料以前,就试图回忆材料,回忆不起来时再进行阅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记熟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难以记住的地方。教师除了定期检查学生外,还应让学生进行自我复述、自我回忆、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独立作业等自我检查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总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以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的提高。

  精彩文章分享:2019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提分练习

  1.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  )个高峰期。

  A.一

  B.二

  C.三

  D.四

  2.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  )的间断现象。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定向性

  D.顺序性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具有(  )。

  A.差异性

  B.灵活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4.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这是(  )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5.建立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的前提是(  )。

  A.平等

  B.相容

  C.互利

  D.信用

  答案及解析:

  1.B【解析】幼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身体的质量和身长的增加很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并渐趋稳定,到青春期生长速度又明显加快,是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2.A【解析】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占据主导地位,这是阶段性的间断现象。

  3.D【解析】不平衡性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4.B【解析】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这时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5.A【解析】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一篇:2019教师资格考试百搭作文素材之名人事迹下一篇:2019教师资格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之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