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想要报考教师资格证吗?如果想要的话,那么尽早备考。下面请备考2019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小伙伴们,跟着闽州教育网小编一起来记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教育制度概述的内容,只要记熟了,遇到这部分内容就能顺利拿下了。
2019教资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的综合。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非正式教育,正式非正规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三、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精彩文章分享:2019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1.普通教育学所研究的课程是指( )。
A.某一学科
B.狭义的课程
C.广义的课程
D.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
2.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3.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由( )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
B.所在学校
C.其他教育机构
D.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教育学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ABD所指课程过于片面,故不选。
2.【答案】C。解析: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的步骤。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在严格的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有组织的操纵实验措施,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调查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根据定义,本题为调查法,选C。
3.【答案】A。解析: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称为教学策略。
4.【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5.【答案】A。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