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教育导航网址: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 备考材料 > 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初中地理《黄河及其治理》

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初中地理《黄河及其治理》


  【摘要】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经结束了,你觉得自己有可能过吗?下面请跟着闽州教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从网上搜集来的真题及解析,帮助你估分。这篇文章将分享初中地理《黄河及其治理》这个试讲题目,速速来看。

  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初中地理《黄河及其治理》

  一、考题回顾

  1.题目:黄河及其治理

  2.内容: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流入渤海。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图2.41)。

  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年径流量只有60多亿立方米,约为长江的1/15,而且70%~80%集中在夏秋季。与长江相比,黄河的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的人们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现在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发展。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上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图2.42),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之大。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成为“地上河”。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堤改道,形成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图2.43),每遇洪灾,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安全度过多次大的洪峰,避免了洪水的灾害。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清楚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

  (4)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请简单介绍黄河出现的凌汛和地上河现象。

  2.你认为地理教学中展示相关视频的作用有哪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疑导入法。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提问学生对黄河的认识,顺势提出:黄河除了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外,还有哪些消极影响呢?又应该如何减少这些影响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势走进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黄河的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及“中国气候类型图”组织学生自主读图,概括黄河的特征。

  【学生活动】读图得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呈“几”字形;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黄河流域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教师活动】补充:黄河的支流包括汾河、渭河、湟水等。展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相关资料,介绍黄河的母亲河的由来。

  2.黄河的忧患

  【教师活动】出示:凌汛、水土流失、地上河等词,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概括黄河出现的忧患。

  【学生活动】同桌合作得出:

  上游:气候干旱,部分河段初春时易形成凌汛。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教师活动】总结概括上游的凌汛出现在宁夏、内蒙古等地区并介绍凌汛的危害。播放视频片段《地上河的危害》。

  3.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师活动】提问:你能否针对黄河的忧患给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呢?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总结黄河治理的措施,展示我国目前对黄河治理的相关新闻。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谈谈如何从个人角度去爱护黄河呢?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画黄河流域图。

  【板书设计】

  黄河及其治理

  一、特征

  发源地、分段、流经地区

  二、忧患及治理

  上游:凌汛——水利工程

  中游: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下游:地上河——大堤、工程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单介绍黄河出现的凌汛和地上河现象。

  【参考答案】

  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黄河在我国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段容易发生凌汛。黄河在该河段,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当低纬度地区未封冻河段的河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封冻河段时,受河中冰坝阻挡,易发生漫滩、甚至决口。

  地上河:由于上游来水量小等原因,河床条件发生变化,呈现出宽、浅、散、乱的特点,河势摆动频繁,滩岸坍塌严重。河道泥沙大量淤积,部分河段淤泥高达2米多,河槽萎缩,河床过水断面不断缩小,致使同流量情况下水位大幅度抬升。我国黄河的下游容易形成地上河,由于携带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黄河干流进入比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携带的大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以上,成为地上河的代表。

  2.你认为地理教学中展示相关视频的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地理教学是兼具自然科学属性和社会科学属性的一门学科,其中涉及非常多的地理概念、原理、现象、成因等。在地理教学中展示相关视频很有必要。我认为在教学中展示相关视频的作用以下几点:

  (1)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教师呈现相关的视频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直接调动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另外一方面,学生对于视频的内容往往会充满好奇心,对视频中的内容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所以播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地理教学中,部分地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适当地展示相关视频可以化抽象为具象,方面学生理解;同时,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可以调节学生绷紧的神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作为地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利用教学视频。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

上一篇:备考攻略:2019一级建造师考试需知的4个复习技巧下一篇: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初中地理《经线和经度》
关于我们
法律申明
联系方式
加入我们
服务中心
报名地址
缴费方式
学费分期
商务合作
讲师应聘
招商加盟
推广联盟
电话客服热线:400-968-72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
2015-2020 版权所有@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闽ICP备170027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