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经结束了,考完了各位考生是不是如释重负了呢?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还不能那么快放松,因为成绩还没出来!有空的考生们,不妨来看看真题及答案解析,帮助自己估分。
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初中数学《中位数的应用》
1、题目:中位数的应用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理解中位数的意乂,并能够利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怎么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什么时候用中位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2常见数学思想有哪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课件展示问题2中某公司员工月收入数据资料表格。提问:如何得到数据的平均水平?
预设:平均数。
追问:是否还有其他量可以刻画相关数据特征?
引出本节课课题——中位数的应用。
(二)讲解新知
1.中位数的概念
沿用导入环节的情境,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计算员工收入的平均数。
预设:平均数是6276。
提问:计算的平均数能否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为什么?
学生思考,和同桌交流,汇报。
预设1: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因为人员收入差距较大。
预设2: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仅有3人收入在平均数上,另外22人在平均数下。
追问:那用什么数据来表示更好呢?
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给出中位数的概念并板书,让学生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得到找中位数的方法,尝试找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板书计算过程)。
教师追问:中位数能否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为什么?
预设:中位数能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因为将数据按顺序排列取中间的数字,也是平均水平的体现。
教师追问:本题中,平均数与中位数哪个能更好得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什么时候用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量?
小组讨论:以数学小组为单位,4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请小组派代表分享,全班交流结果。
预设1:本题中,对比平均数,中位数能更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预设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据时,用中位数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另一组数据,计算中位数。并说明中位数的意义。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怎么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什么时候用中位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参考答案】
求中位数时,首先进行数据的排序,然后分数据个数为奇数与偶数两种情况。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取中间的那个数为中位数;总数个数是偶数的话,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为原数据的中位数。
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据时,用中位数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2.常见数学思想有哪些?
【参考答案】
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整体思想、极限思想等。
温馨提示: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
报名电话:185-5928-3143(微信号) 林老师
185-5969-5373(微信号) 罗老师
报名地址: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
招生网址:www.minzhouedu.com